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论文通报:Y-Q的新年龄和地理族群特征信息(2014)

(2014-02-12 21:20:58)
标签:

纳西族

贝叶斯

样本

论文

信德人

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

January 13, 2014论文:Human paternal and maternal demographic histories: insights from high-resolution Y chromosome and mtDNA sequences (高分辨率Y和mtDNA序列视角下的人类父系和母系统计特征历史)。论文和附件链接地址:

http://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14/01/13/001792.full.pdf

http://biorxiv.org/content/biorxiv/suppl/2014/01/13/001792.DC1/001792-1.pdf

 

论文数据取自CEPH Human Genome Diversity Panel (HGDP-人类基因组多样性项目)的51个族群的623个男性样本。文章主要结论是人类走出非洲的有效祖先人群规模可能很小(小于100人)。而且在整个现代人类历史中,有效女性人口数一直大于有效男性人口数。论文根据贝叶斯概率定理来计算样本共祖时间。下图是按照快突变速率计算的人类非重组Y(NRY)序列谱系与时间:

研究论文通报:Y-Q的新年龄和地理族群特征信息(2014)

 

论文基于623个男性样本对每一个非重组Y单倍群序列计算了贝叶斯树,下图是Y-Q的贝叶斯树:

研究论文通报:Y-Q的新年龄和地理族群特征信息(2014)

这个新Y-Q贝叶斯树给出的信息:

  • 中亚三个样本(2例阿富汗哈扎拉人,1例巴基斯坦信德人)是Q*。信德人(Sindhis)是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约128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俾路支省和其他地区。基于HGDP序列,加上Q*,估算Q的年龄在2.8万年,比以前的2万年估计要老!根据考古信息,考虑到Q1a1-F1215在2-1.7万年前左右就已经深入到西北利亚的叶尼塞河谷,Q的新年龄应该也是合理的。这也再度证明Q应该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到中亚一带。
  •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分支包含所有美洲样本和一个蒙古样本。年龄估计在1.25万年。论文认为这是Q殖民美洲的时间。个人始终认为从纯粹的分子角度去推测人类迁徙历史得出的观点是不太可靠的,必须结合考古学和比较文化学等。
  • 一例住在印度西北国境的阿富汗Pathan人属于Q1a2*。另外一例Pathan人和一例莫克兰人应属于Q1a2b-L940。莫克兰人是俾路支人的一个群体,一个很有特色的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卡拉奇延伸到伊朗边境的莫克兰海岸。莫克兰人引起了人类学家极大的兴趣。有种说法是,他们同古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哈帕拉和莫恩焦达罗人有关系,而这两地的人同埃及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商业联系。
  • 从论文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到纳西族的Q占到43%,这个频率与倗国遗址的频率接近。根据其他信息,纳西族的Q与汉族中的Q一样同属于M120。而且纳西族有个样本相对汉族其分离年代更“古老”。我们都知道纳西族有东巴象形文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很接近。汉族与纳西族的M120共祖也小于500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