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冠原型

(2014-02-06 20:25:28)
标签:

文化

凤冠

珠花

皇后

定陵

分类: 华夏文明起源

1 华夏大明凤冠

 

凤冠是华夏族女子最高品级的头饰。如今存世的凤冠只有有4件,均出土于大明定陵地宫。1956年开挖的北京定陵,是我国主动挖掘的第一座也是惟一一座帝陵。明朝定陵为明十三陵之一,是明代第13位皇帝明神宗(也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的皇陵,埋葬着他和他的两个皇后,分别是孝端和孝靖皇后。定陵大量文物惨遭损毁:出土的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尸骨更是被红卫兵焚毁。明朝凤冠是皇后在受册封、褐庙、庙会时佩戴的高贵饰冠。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凤冠原型

 

(1)三龙两风冠

万历皇帝后孝靖皇后三龙二凤冠: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2)六龙三凤冠

六龙三凤冠为孝端皇后所戴,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背面)
 

凤冠原型
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正面

凤冠原型

 

(3)九龙九凤冠

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4)十二龙九凤冠

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十二龙九凤冠(定陵博物馆藏)

 

2 明承宋制凤冠

 

大明凤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

凤冠原型

(左:宋高宗皇后像(台北故宫藏);右:明初九龙四凤冠(《明集礼》插图)

明初九龙四凤冠承袭宋制,明初参考宋代皇后龙凤花钗冠而设计,所用饰件虽不如宋代凤冠之繁多,但整体仍十分华丽。《明会典》对礼服凤冠的细节做了详细记录(永乐三年制度):  

  • 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匡,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皆牡丹花,每树花二朵、蕊头二个、翠花九叶);小珠花如大珠花之数(皆穰花飘枝,每枝花一朵、半开一朵、翠叶五叶);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diàn)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 


凤冠用漆竹丝编成圆形冠胎,表面冒以翡翠纱。冠顶原定用翠龙九条、金凤四只,但从明代皇后礼服画像和出土实物看,冠上的龙都为金质,凤则用点翠。明初凤冠正中为一条大龙,口衔大珠一颗,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一串,其余龙凤口中衔有珍珠宝石制成的珠滴。冠身上部铺有四十片点翠镶珍珠的如意云。下饰大珠花十二树,即用珍珠串成牡丹花,两朵为一树,饰有蕊头二个、点翠花九叶。小珠花(飘枝花)十二枝,每枝有珠花一朵、半开一朵、翠叶五叶。大珠花缀于冠身下部、口圈上沿,小珠花在大珠花之上,缀于珠翠云之间。冠底口沿外侧为翠口圈,上缀珍珠宝石钿花及翠钿各十二个,托里镶金口圈一周。博鬓安在凤冠后部,前端如椭圆形,往后渐收,左右各三扇,嵌在金钑龙吞口中,每扇上皆饰有金龙、翠云、珍珠等。博鬓朝向下方(或前方)一侧的边沿缀有珠络,并垂珠滴。

 

明神宗定陵出土皇后礼服凤冠,一顶是孝端显皇后的九龙九凤冠,一顶是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两顶凤冠所用饰件与《明会典》制度不完全相符,但和皇后礼服画像中所绘凤冠形制基本相同。《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四年所上慈圣皇太后冠服中有“珠翠金累丝嵌猫睛丝青红黄宝石珍珠十二龙十二凤斗冠一顶(金钑龙吞口、博鬓、金嵌宝石簪、如意钩全)”,所描述的形制亦与出土实物接近。 

孝端后九龙九凤冠通高48.5厘米,外口径23.7厘米,正面上层有金龙九条,中层为翠凤八只,下层饰大珠花九树,每树各用红蓝宝石三块,四周以珍珠串围绕,背面上部立翠凤一只。龙凤皆口衔珍珠与红蓝宝石穿成的珠滴。翠云共四十四片。冠顶以宝石和串珠组成一组花卉。冠后下方有金钑龙吞口两个,博鬓左右共六扇(各长23厘米),每扇饰金龙二条,嵌宝石三块,向前一侧垂有珠串。冠上共嵌宝石115块(红宝石57、蓝宝石58)、珍珠4414颗。共重2320克。

凤冠原型凤冠原型

 


3 凤冠的古埃及原型

 

与其他华夏衣冠文物一样,龙凤冠原型也可以在古埃及找到。古埃及皇室女性头饰都是一个秃鹫鸟的形象。

凤冠原型 

饵蛇的皇后像)

 

下图是位于王后谷QV66号墓尼斐尔泰丽墓中的壁画: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尼斐尔泰丽坟墓的古画,尼斐尔泰丽在玩塞尼特)


尼斐尔泰丽(Nefertari,一译奈菲尔塔利,约公元前1290年—前1254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王后(Great Royal Wife)。“尼斐尔泰丽”这名字有“美丽的伴侣”、“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的意思,一般认为她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宠爱的王后。在古埃及历史上,她是除克娄巴特拉七世(希腊托勒密王朝)、娜芙蒂蒂(埃赫那顿皇后)及哈特谢普苏特(图特摩斯二世皇后,首位女法老)之外最为有名的王后之一。她死后葬于尼罗河西岸底比斯以南的王后谷,陵墓的编号为QV66,墓中壁画装饰极尽华美。

凤冠原型

 

拉美西斯二世与正室妻子尼斐尔泰丽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从他写在QV66内墙壁的诗看出来:

  • 我的爱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媲美她,
    因为她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
    仅仅透过接触,
    她就已偷走我的心。
     

 

注意看尼斐尔泰丽画像头饰中垂下的巨大秃鹫鸟翅膀。凤冠在行走时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由此推测秃鹫鸟翅膀头饰在行走时也有类似的效果: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下两图是尼斐尔泰丽的雕像,注意看她的帽饰,在头顶有一圈头顶太阳轮的眼镜蛇,从正面看至少有10条:

凤冠原型 

凤冠原型 

 

而龙的原型正是蛇,由此可以推测,华夏凤冠“上龙下凤”的造型其原型正是来自于古埃及法老皇后的头冠!有人可能怀疑从古埃及到明朝或则到宋朝,隔了那么长时间,还能把凤冠的主要特点传承下来吗?之前在比较北京故宫与底比斯卡尔纳克神庙中轴建筑特点惊人相似时,有人就提出质疑,后来发现周原建筑同样存在中轴多院落的特点,因此三千年传承自古埃及没有疑问!

 

参考:

http://antikforever.com/Egypte/Reines/nefertari.htm  Néfertari

http://www.douban.com/note/212417520/ 明代宫廷服饰简介(七)——皇后礼服

http://bbs.55bbs.com/thread-1684006-1-1.html 《Q版大明衣冠图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