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的变与不变--简论汉语与汉字的发展

标签:
汉字英语汉语金文古埃及 |
分类: 华夏文明起源 |
1 汉字
不要说商代时期的甲骨文除了少数几个专家能读懂外,就是西周时期的金文,又有几人能读懂?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有时并非截然有前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是不是就可以因为你看不懂金文,看不懂篆字,你就能大言不惭地说金文、篆字等古汉字与今天的汉字一点关系没有?
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以至现在的电脑字体。“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楔形文字,距今5500多年,又一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距今4100多年。”“从近年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且汉字的寿命是最长的,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它。汉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独立创造,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对照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大都是依傍着其他民族的文字改造的。而汉字则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前身就是古埃及的图画文字,但在姬周家族离开古埃及后,汉字与古埃及文字开始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汉字以图画象形文字为基础,结合甲骨文的线条形式,用一种独创的方法把音行意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而古埃及在被闪米特系人、印欧人种统治后,埃及的象形文字却走上向拼音文字靠拢的方向。
有人问日本学习了汉字为什么没有什么变化,而汉字与古埃及文字差别这么大?这里存在的问题一是日本学习的汉字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日本这个民族本来模仿能力就远远大于创新能力,同时又对汉唐文化痴迷。二是在日本学习了汉字之后,中国汉字又有了新的发展,即繁体变简体。是不是因为大陆的很多人看不懂繁体汉字,那你就又能大言不惭地说简体汉字跟繁体汉字一点毛关系?
无疑,从古埃及的象征文字到今天的现代汉字,中间经历了诸多发展阶段。而西周时期金文的产生,正是从古埃及圣书体和僧侣体两种象形文字,结合甲骨文,而再创造出来的。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至西周时发展起来。大体上商后期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超过50 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铸的文字则长达497字。现在先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约有1万件以上。金文据古文字学家容庚所编《金文编》统计,大约单字共 3000多个,其中2000字已经认识。金文的形体和结构,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
即使如此,金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却仍然是非常地接近,因为象形的核心本质没有变!本博以及结合其他网友的发现,已经论证了20个左右的汉字与古埃及文字的对应。这里再回顾几个:
(1)泰、太:



(2)康:

(3)颉

(4)越,可以说这个“越”基本还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形式!

2 汉语
今天的现代汉语实际上与古汉语差别很大了,尤其是体现在语法上差别更大。中国为什么会有文言文?如果你没有学习过文言文而看不懂文言文,是不是你又要大言不惭地说文言文跟现代汉语一点毛关系没有?
然而神奇的是文言文的语法却跟英语的语法非常相似!(参考下面引用网友的博文)。为什么英语的语法与汉语的文言文那么像呢?我在博文《从得内(汉)—高加索大语系与Y-Q1a系关联看全球文明同源及欧亚美超级大语门》已经论证,苏美尔-古埃及早期人类文明语言对欧亚美大陆的语言都有影响!汉语与英语实际分家年龄仅在5000年左右!其原因就是都深受苏美尔-古埃及早期文明族群的语言影响!至于为什么英语语法仍然停留在汉语的文言文语法时期,为什么现代汉语的语法与文言文差别那么大,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北方民族南下到底对汉语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附文:《两千年之前的汉语超像今日的英语》
My window was broken by a child.
英语表示疑问也与现代汉语不同,疑问代词要放在句首,有时候表示否定或者强调也会引起这种语序倒装。咱们现在学英语,掌握这些语序变化是个难点,然而古代的人学英语再自然不过了,那时候的汉语也是疑问代词要从动词之后移到动词之前,否定结构中的代词宾语也要变换语序,强调亦是如此。虽然有所差别,汉语是把它们移到谓语之前,如果有主语的话,则在主语之后,英语则是在主语之前,但是这也不难转换,略作调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