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M120的突破性新树解读

(2013-11-25 22:22:45)
标签:

支系

诞生

趋同进化

位点

美洲

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
复旦方面根据国内Y-Q案例做出最新全测结果,画出了与Q-M120相关的突破性新树。如下图黑色部分为严实博士所画,红色部分是我在原图上面做的添加解读。
Q-M120的突破性新树解读  
根据严博透露的关键两点信息:(1)后八支都是M120,(2)DYS391=9和6的支系分离年代是4000年。根据这两点信息和图中比例可推测几个关键年代:
  • Q-M120诞生年代约是4100年大约对应古埃及方面中王国开始时期!这个前后正好NWT01+迁徙到美洲。而M120刚诞生不久,可以理解为什么北美纳-得内人群还没发现M120。如果M120就是姬周家族类型,如果姬周家族整族迁徙,那么中东地区余下的M120可能真的很少见了。但这个年代是根据中国样本做出的,如果考虑到南美秘鲁的样本、伊朗和印巴的样本,那么Q-M120的实际诞生时间或应该比4100年要早一些。大约3年前,我就判断M120的年龄或在3000-5000年左右,这种判断与M120新树的时间是吻合的的。我的判断又一次远远走在实验分析计算的前面。
  • DYS391=6的支系约诞生于2800年前,相当于西周时期,则该支系应是在中国境内诞生的。以前推测的DYS391=6的支系是从DYS391=9的支系中产生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美洲的DYS391=6就基本应属于趋同进化现象形成的,与汉族中DYS391=6存在共祖的可能性非常微小了。这样算来DYS391=6在浙江的扩张与越国的关系还需要重新审视。不过这里仍然存在因为不清楚与DYS391=6相关的新发现突变点到底指向哪个位置而存在误解读的可能,那么6的年龄或在4000-2800年之间。如此以来美洲、越国甚至楚国的Y类型都更容易解释。
  • DYS391=6大约在2000年前左右(西汉)产生新的分支。3年前的时候曾推测南方DYS391=6的形成支系扩张或许与长沙王刘发有关,从这个年代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了。
  • 如果上面单倍群推断正确的话,那么上图中根部类型就应该是Q1a-MEH2,其诞生年龄大约18500年,这与计算Y-Q的年龄在17000-22000年之间也比较相符。
  • Q1a1a-F746/NWT01的年龄在15500年左右,要比印象高得很多。从F746/NWT01到M120相距了1万多年,或表示这中间F746后代或曾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瓶颈。前2300-前2100年左右时期中东地区大旱对农业文明人群的影响或不可小视。从 FTDNA网站更新的《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 Q's Draft Tree》来看,从F746到M120也经历了相当多的突变,如下图。在这么多突变中,推测在美洲NWT01+支系与亚洲M120支系之间或应该存在一个年龄更晚的共祖SNP。Q-M120的突破性新树解读


另外关于更多分支和地域分布方面,应该还会有一些其他支系不在复旦的测试案例里:
  • 广西京族还有DYS391=7的支系,推测从DYS391=9到7或者DYS391=6到7的可能性都有。
  • 湖南还有DYS391=5的支系,非常稀罕,推测是从DYS391=6产生的。Q-M120在DYS391这一STR位点上不断向低值极限推进,值得关注。基本上在这个位点上出现9以下的数字基本就可判断是M120,当然也存在其他Y单倍群类型一些案例向M120趋同进化现象,比如分别在古埃及和中国与Y-Q系有过深度融合的Y-E1b1支系和Y-O2*支系。
  • DYS391=10的M120是从DYS391=9产生的,这个结果出乎意料,与原来推测相反。原来根据新疆有DYS391=10的M120类型,预测DYS391=10或是更早支系。不过从更早的MEH2、F1096、NWT01的类型的DYS391 STR重复值基本是10和11看,这种判断逻辑还是成立的,即在这一个位点上是从高值向低值方向进化的。那么M120下的从DYS391=9再变回DYS391=10可以看成是一种回退现象。可能是新疆等地M120长期与戎狄系杂处,产生了向戎狄系趋同现象。另外甘肃还有DYS391=11的M120,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回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