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达悟人(雅美人)与F1a1d

标签:
雅美人兰屿达悟族台湾原住民高山族 |
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 |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根据考古与语言学的理论,认为台湾是南岛语族的故乡,南岛语族的扩散是由台湾经兰屿、巴丹岛,到达菲律宾,再由东南亚岛屿迁往大洋洲。达悟族(雅美族)人与巴丹岛人虽然在语言与文化上要较雅美族人与台湾原住民相似,但在遗传上,雅美族人却与台湾原住民相近

达悟族(Tao、Tau)是原住民族的唯一分布在台湾离岛的一支,分布于台湾岛东南外海的兰屿上,人口约二千余人是海洋民族并非山地原住民,以捕鱼为主要产业,并有飞鱼季等岁时季仪。达悟族旧称雅美族(Yami),源自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1897年的调查报告,他在报告中将兰屿称为雅美(Yami)。兰屿在1877年始并入清朝,但在1903年日治时期时方有国家机构的建制。1998年,主管台湾原住民事务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在达悟族人的呼声下将兰屿原住民的族群名称改为达悟族(Tao)。


“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雅美人生活在兰屿的海岛上,暖湿的海洋气候和充足的阳光照射下,雅美少女们体质健美,都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并喜欢赤足走路。明亮的月夜,她们来到宁静的海边,聚集在铺满卵石的海滩上跳“甩发舞”。开始时,她们先站成横排散开长发,轻摇身体歌唱,双脚下卵石滑动的美妙之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诗意;她们互相紧挽双臂,俯身将长发甩至前面,边歌边进,直至发梢触及地面后,随即微屈双膝,用力仰头将头发甩起,使它与身体有瞬间的垂直,再甩至身后披散开来,如是地甩发歌舞,直至尽兴。
根据研究论文:《Genetic affinities between the Yami tribe people of Orchid Island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ers of the Batanes archipelago》,高山族群母系类型主要是三大类:B4、F1a、 M7,线粒体类型mt-F1a1d在达悟(雅美人)族频率约有23%,在福建汉人和台湾汉人中低频存在,安徽江淮的F1a1d难道是与当年瓯越人迁徙到江淮地区有关?

雅美人父系中O1a1频率高达83%,其余是O2和O3:


达悟族(Tao、Tau)是原住民族的唯一分布在台湾离岛的一支,分布于台湾岛东南外海的兰屿上,人口约二千余人是海洋民族并非山地原住民,以捕鱼为主要产业,并有飞鱼季等岁时季仪。达悟族旧称雅美族(Yami),源自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1897年的调查报告,他在报告中将兰屿称为雅美(Yami)。兰屿在1877年始并入清朝,但在1903年日治时期时方有国家机构的建制。1998年,主管台湾原住民事务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在达悟族人的呼声下将兰屿原住民的族群名称改为达悟族(Tao)。


“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雅美人生活在兰屿的海岛上,暖湿的海洋气候和充足的阳光照射下,雅美少女们体质健美,都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并喜欢赤足走路。明亮的月夜,她们来到宁静的海边,聚集在铺满卵石的海滩上跳“甩发舞”。开始时,她们先站成横排散开长发,轻摇身体歌唱,双脚下卵石滑动的美妙之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诗意;她们互相紧挽双臂,俯身将长发甩至前面,边歌边进,直至发梢触及地面后,随即微屈双膝,用力仰头将头发甩起,使它与身体有瞬间的垂直,再甩至身后披散开来,如是地甩发歌舞,直至尽兴。
根据研究论文:《Genetic affinities between the Yami tribe people of Orchid Island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ers of the Batanes archipelago》,高山族群母系类型主要是三大类:B4、F1a、 M7,线粒体类型mt-F1a1d在达悟(雅美人)族频率约有23%,在福建汉人和台湾汉人中低频存在,安徽江淮的F1a1d难道是与当年瓯越人迁徙到江淮地区有关?

雅美人父系中O1a1频率高达83%,其余是O2和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