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纺织女神Neith与黄帝之妻嫘祖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埃及与华夏 |
1 古埃及纺织女神 Neith
Neith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女神,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开始她是以战争、狩猎女神形象出现。她制作武器,保护死亡士兵的尸体。她的形象是头上有一个“盾牌+交叉箭”。后期,她是以纺织女神形象出现,她的名字中和头上有织布梭象形(如下图)。


而Neith(
)这个名字意思就是“纺织者”。
她也是下埃及红冠的守护神,她也经常戴着下埃及的红冠形象出现,她的代表性符号有:弓、箭、盾牌、红冠、织布梭。



她的家乡来自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Sais(塞易斯):

有时Neith也是婚姻的管理者。对于她的家庭关系,目前西方的研究很混乱,存在很多种说法。她丈夫是谁也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说:上埃及Khnum(库奴姆)神是她的丈夫。还说古埃及最高神Ra以及鳄鱼神Sobek都是她的儿子,还说她是神之间争端的仲裁者,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地位很高!她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与最有力量的女人之一。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Seth,Neith,Sobek。

Seth Triad (Seth, Neith, and Sobek)
下图是Neith雕像,藏于法国罗浮宫。戴下埃及的红冠,红冠上有眼镜蛇:

下图是一个护身符,中间是圣甲虫,左边好像是伊西斯,右边就是头戴织布梭的Neith:

2 中国嫘祖
嫘祖 (“嫘”,拼音:léi),或作累祖,中国上古人物。《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前有与Khnum神做比较);昌意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史记》还提到嫘祖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萝以供衣服。”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中国民间传说,黄帝的第一个老婆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第四个老婆嫫母看到嫘祖抽丝,于是就想把丝织起来,就发明了织布机梭,有了织布机梭,和嫘祖一起把抽好的丝织成绸缎,再把绸缎做成衣服。再后来,嫘祖和嫫母一起把这两项技术教给了人民。后人为了纪念两位娘娘的功德,便把她俩分别尊称为先蚕娘娘和先织娘娘。”
下图为织布梭:

3 嫘祖与Neith比较
嫘祖与Neith有以下基本共同点:
下图是古埃及时代的织布机:

4 养蚕与丝绸
我们都知道丝绸是中国特产,如果嫘祖对应古埃及Neith,就带来丝绸发明过程的新问题。当我们把炎黄集团定位在古埃及,就必须把炎黄集团相关人物找出对应,同时我们又要兼顾中国历史记载与传说。这是一整套系统体系的关系,对应点越多,系统性越强,越接近事实真相。因此,对嫘祖发明蚕丝故事就需要找到古埃及的对应,都叫“嫘”的纺织女神是不是就是一个人。
实际上农业文明也是单一起源,且起源自苏美尔-古埃及,我们已经把古埃及定位就是华夏。而纺织技术应该是伴随农业文明而产生的。苏美尔人很早开始就穿起了衣服,应该很早就会纺织技术,古埃及文明继承自苏美尔,古埃及人有纺织女神一点不奇怪。如果丝绸是在古埃及发明,那么也没有好奇怪的。现在一般认为古埃及人穿的衣服的主要原料是亚麻布,丝绸是在希腊人统治埃及的托勒密时期才传入。如果丝绸确实最先在古埃及发明,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丝绸何时在古埃及失传了?会不会是因为桑树原料的问题?
《自然》杂志1993年(NATURE, March 4, 1993)发表了一篇文章《古埃及丝绸的使用(Use of Silk In Ancient Egypt)》(by G.Lubec, J. Holaubek, C. Feldl, B. Lubec, E. Strouhal)。文章说他们从古埃及第21王朝时期的一位女性木乃伊的头发上发现了一块布,经过技术鉴定确认是丝绸。该女性30-50岁,是在底比斯一个国王的工人墓地里发现的。因为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时期与中国周穆王正好是同时期,所以之前我们把这个事情解读成是周穆王西游时送给西王母的。
现在再来看这篇文章所给出的事实,那么又多了一种可能性:
如果丝绸起源于古埃及,那么这里有很多大量的技术细节需要考证,即丝绸什么时候怎么传到中国,丝绸又是怎么在埃及失传? 换个角度再来看中国丝绸,丝绸外来可能性确实不能排除,因为中国古代三大丝绸产地:西南川蜀、西北齐家、东南苏杭,似乎都与苏美尔-古埃及向远东殖民路劲最初落脚点吻合!自新石器开始,远东中国从来就不是孤立于世界。“丝绸之路”的历史或许整个都需要重写,以后还会就丝绸问题再专门研究。

Neith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女神,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开始她是以战争、狩猎女神形象出现。她制作武器,保护死亡士兵的尸体。她的形象是头上有一个“盾牌+交叉箭”。后期,她是以纺织女神形象出现,她的名字中和头上有织布梭象形(如下图)。


而Neith(

她也是下埃及红冠的守护神,她也经常戴着下埃及的红冠形象出现,她的代表性符号有:弓、箭、盾牌、红冠、织布梭。



她的家乡来自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Sais(塞易斯):

有时Neith也是婚姻的管理者。对于她的家庭关系,目前西方的研究很混乱,存在很多种说法。她丈夫是谁也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说:上埃及Khnum(库奴姆)神是她的丈夫。还说古埃及最高神Ra以及鳄鱼神Sobek都是她的儿子,还说她是神之间争端的仲裁者,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地位很高!她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与最有力量的女人之一。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Seth,Neith,Sobek。

Seth Triad (Seth, Neith, and Sobek)
下图是Neith雕像,藏于法国罗浮宫。戴下埃及的红冠,红冠上有眼镜蛇:

下图是一个护身符,中间是圣甲虫,左边好像是伊西斯,右边就是头戴织布梭的Neith:

2 中国嫘祖
嫘祖 (“嫘”,拼音:léi),或作累祖,中国上古人物。《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前有与Khnum神做比较);昌意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史记》还提到嫘祖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萝以供衣服。”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中国民间传说,黄帝的第一个老婆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第四个老婆嫫母看到嫘祖抽丝,于是就想把丝织起来,就发明了织布机梭,有了织布机梭,和嫘祖一起把抽好的丝织成绸缎,再把绸缎做成衣服。再后来,嫘祖和嫫母一起把这两项技术教给了人民。后人为了纪念两位娘娘的功德,便把她俩分别尊称为先蚕娘娘和先织娘娘。”
下图为织布梭:

3 嫘祖与Neith比较
嫘祖与Neith有以下基本共同点:
- 都是文明初期人物:Neith是早王朝时期的主要神祗之一,地位很高,与黄帝之妻嫘祖身份完全有一拼。
- 都与纺织有关系:嫘祖发明养蚕抽丝与嫫母发明织布机梭织布,与古埃及的Neith后期主要作为纺织女神形象吻合。
- 发音一样:Neith可以翻译成“嫘斯”。太多的相似就不可能是“巧合”。
-
部族联姻: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一般认为是属于部落联姻。而我们已认定黄帝集团最早就是位于上埃及,而Neith老家是位于下埃及,且又是下埃及皇权象征红冠的守护神。Neith有可能嫁到上埃及。
- 其他:Neith早期被认为是战争和狩猎女神形象,后来演变成为古埃及最伟大的女神之一。中国这边认为嫘祖早期辅佐黄帝,统一各部落,并帮助黄帝把以前各部落的图腾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图腾,百度上甚至称她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上下埃及统一之后,后来就把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组合成红白双冠。相当于把以前部落的旧图腾利用起来组合成新图腾。
下图是古埃及时代的织布机:

4 养蚕与丝绸
我们都知道丝绸是中国特产,如果嫘祖对应古埃及Neith,就带来丝绸发明过程的新问题。当我们把炎黄集团定位在古埃及,就必须把炎黄集团相关人物找出对应,同时我们又要兼顾中国历史记载与传说。这是一整套系统体系的关系,对应点越多,系统性越强,越接近事实真相。因此,对嫘祖发明蚕丝故事就需要找到古埃及的对应,都叫“嫘”的纺织女神是不是就是一个人。
实际上农业文明也是单一起源,且起源自苏美尔-古埃及,我们已经把古埃及定位就是华夏。而纺织技术应该是伴随农业文明而产生的。苏美尔人很早开始就穿起了衣服,应该很早就会纺织技术,古埃及文明继承自苏美尔,古埃及人有纺织女神一点不奇怪。如果丝绸是在古埃及发明,那么也没有好奇怪的。现在一般认为古埃及人穿的衣服的主要原料是亚麻布,丝绸是在希腊人统治埃及的托勒密时期才传入。如果丝绸确实最先在古埃及发明,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丝绸何时在古埃及失传了?会不会是因为桑树原料的问题?
《自然》杂志1993年(NATURE, March 4, 1993)发表了一篇文章《古埃及丝绸的使用(Use of Silk In Ancient Egypt)》(by G.Lubec, J. Holaubek, C. Feldl, B. Lubec, E. Strouhal)。文章说他们从古埃及第21王朝时期的一位女性木乃伊的头发上发现了一块布,经过技术鉴定确认是丝绸。该女性30-50岁,是在底比斯一个国王的工人墓地里发现的。因为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时期与中国周穆王正好是同时期,所以之前我们把这个事情解读成是周穆王西游时送给西王母的。
现在再来看这篇文章所给出的事实,那么又多了一种可能性:
- 古埃及有丝绸,那位女性头发上的丝绸属于古埃及自产。
- 周穆王西游到达埃及,赠送给当时埃及一批丝绸。
- 其他贸易渠道。
如果丝绸起源于古埃及,那么这里有很多大量的技术细节需要考证,即丝绸什么时候怎么传到中国,丝绸又是怎么在埃及失传? 换个角度再来看中国丝绸,丝绸外来可能性确实不能排除,因为中国古代三大丝绸产地:西南川蜀、西北齐家、东南苏杭,似乎都与苏美尔-古埃及向远东殖民路劲最初落脚点吻合!自新石器开始,远东中国从来就不是孤立于世界。“丝绸之路”的历史或许整个都需要重写,以后还会就丝绸问题再专门研究。

前一篇:古埃及法老和良渚神徽的臂章
后一篇:古埃及人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