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满教文化与东北系民族由来概论

(2013-08-26 15:33:53)
分类: 历史基因密码
今天新闻说“大兴安岭疑现旧石器时先民祭日场所 有35米高石柱”,下方绘有“太阳”、“树木”、“萨满舞蹈”等约300幅红色岩画的35米高石柱。关于东北民族由来问题,思考很久,也已经有了初步想法。但最近头绪比较多,未来得及做整理。下面仅暂时提出流行于东北一带的萨满教由来的观点,和初步的论证,详加论证待以后‘文明之路’更多的论证。

关于萨满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萨满教文化与东北系民族由来概论
(戴有与印第安羽冠相似的萨满教面具,也有第三只眼)

萨满教包括满族萨满教、蒙古族萨满教、中亚萨满教、西伯利亚萨满教。萨满(珊蛮)(Shaman,巫师)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教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萨满教的地方是伏尔加河流域、芬兰人种居住的地区、东西伯利亚与西西伯利亚。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萨满教,直到公元11世纪。”

资料显示,太阳崇拜是世界古先民最为原始的自然崇拜,树木崇拜亦是人类早期的崇拜之一。目前为止,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管辖范围内已发现15处2000余幅旧石器时代晚期岩画,为古称大鲜卑山的大兴安岭早期文化、东北亚人类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萨满教文化与东北系民族由来概论
(萨满教雕像)

萨满教文化与东北系民族由来概论
满族萨满教所用的抓鼓:伊姆钦

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也崇拜太阳神,这些都是中东苏美尔-古埃及文明的核心东西。萨满(Shaman)一词可能就是来源于Shamansh:沙玛什(巴比伦和亚述神话中的太阳神)。萨满教文化与东北系民族由来概论
(Shamash)

保持与《中国新石器文化之“外来文化”影响与时代分段》相一致,萨满教与东北民族由来形成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阶段:

  1. 黄种人从中亚向东迁徙与细石器文化扩散时期(12000-7000年前),这个时期为东北带来了大量的蒙古人种基因(父系可能主要为Y-N,母系mt-D/G,CZ,Y等),与从南向北迁徙的Y-O系混合,奠定通古斯人群基础。后来Y-O系主要是Y-O3系不断从南向东北方向涌入,Y-N的部分下游支系主要是Y-N1c1向西迁徙到乌拉尔和北欧芬兰和俄罗斯北部。相关更多论证待以后更多分子人类学证据整理分析。
  2. 苏美尔文明向东传播与殖民时期(7000-5500年前左右),与苏美尔人殖民地红山文化区扩张有关,东北地区的巨石文化可能主要是伴随这一波移民而形成,夸父神话传说很可能主要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和东北一带。文化传播者在Y-DNA上主要为Y-Q1a2(原来的Q1a3),这也应该是东北和蒙古等族群Y-Q1a2成分的早期源头。
  3. 古埃及文明向东传播与殖民时期(5500-3000年前左右),古埃及可能延续苏美尔后裔的道路,经黑龙江出海口、阿留申向美洲方向迁徙,并沿途留下埃及法老的人面和十字太阳轮岩画(参见之前博文:文明之路)。文化传播者在Y-DNA上主要表现应为Y-Q1a*。
  4. 北殷时期影响:3000年前左右,殷商灭亡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周朝失败后逃到东北建立北殷。殷人随武庚北移的很多,部分殷人继续留居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北部,成为当地的土著,在东北亚各族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殷商王室后裔在Y-DNA主要表现为苏美尔人支系Y-Q1a2,殷商民众中可能伴随一定频率的Y-D支系。
  5. 匈奴扩张时期(大约2500-1800年前),匈奴王族为‘夏后氏苗裔’即古埃及王室后裔,传为匈奴王室墓地的新疆黑沟梁遗址发现多Y-Q1a*,他们必然会携带相似的古埃及文化,他们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可能给萨满教带来新的且一致的文化因素。在萨满教研究中,学界已发现了阿尔泰语系各语族都有一些相同的名词术语,甚至有些术语与印第安人萨满教术语相同或相似。Y-R1a1和Y-C3系人群大约在此前后或更早前由中亚方向或从吐火罗人混入匈奴迁徙来此,并在公元千年后伴随蒙古扩张而再度爆发。在这一段时间内,大量Y-O3系和Y-C3系在与汉族的长期争战中或主动或被动不断进入内地融入汉族。

参考:
中国新石器文化之“外来文化”影响与时代分段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
人类文明与巨石文化传播路径图
文明之路(3):夸父追日与亚美交通线人面太阳神形象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海外华人公益资助姓氏DNA项目测试结果总结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