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丧葬习俗: 印第安人,华北汉人,古埃及人

(2012-02-12 10:26: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华夏文明起源
 

有一些人习惯不看别人的证据、数据、逻辑,然后只看结论就开始发飙。

 

判断古埃及-苏美尔文明为Q系主要有分子人类学现世分布数据、人种分布特征、文明比较,也包括语言、历史、考古等等方面证据,这些证据需要能够互相印证才行。

 

- 分子人类学数据现世分布:以埃及和中东为中心,Q系呈现放射线分布,符合古文明传播特征。除了Y-Q,其他所有父系单倍群都不具备这一特征。

 

- 蒙古人种(黄种人)分布:母系方面mt-D,C与Y-Q呈现了很好的分布配合,是黄种人基因的来源。

 

- 比较文化学:印第安文明,华夏文明,古埃及-苏美尔文明,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呈现文明单一起源特征,这与7000年以内Q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很吻合。而印第安人90%以上都属于Y-Q系,汉人中也有一定比例的Y-Q系分布存在,由此反推古埃及人最大可能性是Y-Q系。

 

下面再看一个比较文化学方面的东西:丧葬习俗。一个族群的生死观和丧葬习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汉人与古埃及人在生死观方面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丧葬习俗也是。


在葬俗方面,秘鲁古印第安人除了悬崖凿洞和矗立碑等埋葬方式之外,更多地采用穴葬,即同中国广大地区传统的土葬方式一样。丧葬仪式与我国古代甚至现代北方一些农村的习惯做法相仿。如死者尸体要停放几个“七”(如头七、二七等),直到月圆时才能下葬。在此期间准备陪葬品、制孝服、做棺材、挖墓穴、摆宴席等。送葬时,死者的妻子、儿女等要穿白色孝服,长子走在最前面,其他亲人随后。为表示孝心和对死者的哀痛,送葬人边走边放声痛哭。亲人们每前进几步就要跪在棺木前阻拦灵柩前进,以示挽留死者,如此反反复复,直至墓地。下葬时,死者的儿子及亲人们要向墓穴里撒贝壳粉末(代表钱财),死者的妻妾们哭喊着要随丈夫一起去。

 

以下两图是华北汉人的丧葬图片:

丧葬习俗: <wbr>印第安人,华北汉人,古埃及人

丧葬习俗: <wbr>印第安人,华北汉人,古埃及人

 

以下图片是古埃及壁画反映的古埃及人的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wbr>印第安人,华北汉人,古埃及人

丧葬习俗: <wbr>印第安人,华北汉人,古埃及人


如果我们承认印第安人,古华北汉人,古埃及人来自于同一个族群,由于印第安人90%为Y-Q系,很自然地我们要反推古埃及人应该属于Y-Q系。

 

美学者最新研究表明,Q的更精细分析可以让我们重新构造Q系分支的衍生情况。在南部阿尔泰地区和美洲土著人群之间共享一个很近的祖先。这个单倍群类型是Q1a3a1c*, 推测诞生扩散年代在3000-6000年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