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001WGfC0gy6Kw1I4aDT51&690
小词中的修养境界(上)
叶嘉莹
(非常喜欢叶嘉莹先生讲词的书,也从公开课上看到她授课的情景,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倾慕已久,将其课程所述整理出来分享,或能与君红尘共醉卧。)
第一讲
小词修养境界的所在——词之缘起与美感特质
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中的一种韵文形式,韵文包括:诗、词、曲三种。
【称为小词的原因】
1.篇幅短小(诗,长篇,杜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内容非以“载道”;白居易《长恨歌》一千字。)
词是受局限的。诗写自己的感情致意。从词到歌词(song
words),有音乐曲调。
词是隋唐以来配合新兴的“燕乐”而填写的歌词。燕乐亦名宴乐,是隋唐时期结合了传统的“雅乐”、南朝的“清乐”(民间传唱)、新传入的“胡乐”及佛教的“法曲”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音乐。
敦煌曲子词、医药的歌诀也编在燕乐中,写情爱,写生活,由士大夫参与编写。
曲子词:配合燕乐曲子歌唱的歌词。清代在敦煌发现唐宋民间抄写的经卷,有许多流行的曲子词(以此来判断其产生时间)。第一本把曲子词编成书的是欧阳修《花间集》(collections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
西园:文人诗客汇聚的地方。
词人文赋的词比采莲曲有境界。
2.宋朝时词是写与歌妓酒女的爱情(鄙俗),文人不肯将其放入正集或副集中。
【修养和致意】
1.美女和爱情可以提高到很高的修养和层次(专一投注)
传统道德强调“三纲五常”中,爱情(夫妻之纲)与君臣之纲的相似,可以看到读书人奉献的投注。
2.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刘克庄《题刘叔安感秋八词》:“藉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写放臣逐子之感。”
屈原《离骚》、闺怨宫怨,假托女子口吻写才人志士的怨气。
清代张惠言《词选》确立了香草美人对不得志的政治理想的隐射。
迦陵引其《词传序》:
传曰:意内而言外之词(迦陵批:此说来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牵强附会)。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迦陵批:microstructure,并为其做出了简要的解说),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回要眇以喻其致。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
第二讲张惠言词中的儒家修养
张惠言:学者,经学家,词人。所精研有得者,虞翻(东汉)之易。
虞翻易学研究重视象的联想,以具象推出抽象之理,富于联想和推演的能力。
温庭筠《菩萨蛮》诗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张惠言《词选》评:
“此感士不遇也。……‘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第三讲张惠言与王国维词论之比较
——温庭筠、 欧阳修、秦观词释例
词这种文学形式,它的名字叫做“词”,“歌词”意,配合隋唐以来的一种流行音乐——燕乐,而歌唱的歌词,传于市井之间,较为通俗。欧阳炯所编辑的《花间集序》说,是“诗客的曲子词”,是为的使文人集会的时候歌唱这些歌词,交给美丽的歌女去唱,以增加宴饮的欢乐。因此它是香艳的、讲美女跟爱情的歌词,非言志、非载道,以游戏的笔墨讲男女的相思爱情。但正是这样的词,却表达出士大夫在言志之词中都不能表现出的,最幽微、最深隐的内心深处的修养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了一个理由: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甚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及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真也。
【诗与词之比较】
诗:表达思想、志意,不免有假大虚空之处
词:不严肃
1.“法云秀关系铁面严冷,能以理折人。鲁直名重天下,诗词一出,人争传之。师尝谓鲁直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鲁直笑曰:‘空中语耳’,非杀非偷,终不至坐此堕恶道。”
——释惠洪《冷斋夜语》
(味渠墨戏,展现幽微深隐的情思。)
2.刘克庄(南宋):藉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写放臣逐子之感 。
小词中如此写法有这种可能,但直到张惠言《词选》才有理论上的肯定。
欧阳炯《花间集序》作于后蜀广政三年(940)
张惠言《词选序》作于清嘉庆二年(1797)
王国维《人间词话》最早发表于《国粹学报》1908年11月第47期、1909年1月第49期、1909年2月第50期
(《人间词话》发表于《花间集序》之后968年,《词选序》之后111年)
一、温庭筠
继第二讲《菩萨蛮》。
“蛾眉”:一个语词被历代文人所重复使用,就变成了一个语码(code);而它结合了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变成了一个文化语码(culture
code)。
联想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李商隐“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李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王国维批评张惠言对温诗的解读:“固哉皋文之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他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欧阳询
张惠言的比兴寄托或有牵强附会,而王国维对境界的定义也模糊不清(他虽说了一堆诗词例证,实则使人混肴不清)。
1.王国维认为“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境界,杜甫《后出塞》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小境界,杜甫《水槛遣心》
(他认为词才是境界为上,但他举了诗作为例证)
2.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但他举的例证,以上两句俱是外在景物)
3.王国伟认为“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所以境界可以是外在的景物,也可以指内在的感情。你如果能够把外在的景物写得真情生动,这当然就是好词;你如果把内心感情的一种境界写出来感动人,也是好词。但是究竟他说的是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词呢?他说,“词之雅(典雅)郑(淫靡),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无品格之词】
浣溪沙
张泌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
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找不到雅、郑的深意。)
浣溪沙
欧阳炯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风频鸳枕宿金铺。
兰
麝细香闻喘息,遗落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