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读后感
(2022-08-31 16:44:43)
列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隐居郑国四十余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巨大。共著书二十余篇,十万多字,编著为《列子》一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字字珠玑,读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隽永悠长。他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浩浩乎于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果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同一片缀满繁星的夜空,那么《列子》这本书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如果说孔子是仁慈的,庄子是以民为本的,老子是顺其自然的,那么列子便是清静修道的,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亭亭玉立的荷花。也许列子在文人中不是最出众的,但他的淡泊宁静是令人崇敬的。
以《列子•汤问》为例,其中记载了诸多旷古奇闻,“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荣驳杂”,这也是给我印象尤深的一篇。开篇的《夏革》以大夫夏革与商汤二人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观。“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以反证巧妙地论证了“物”是自古既存的,而不是凭空出现的;“始或为终,终或为始”,上下八方无极尽,四海之外犹齐州,则言时空的无极无尽;溟海天池之中,“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此亦为其后的《庄子》所引),而江浦之间生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櫾渡淮北而为枳,万物各自的习性适应于其生长环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作者借夏革之口,表达了其认为万事万物不可以有限的耳闻目睹来臆断其是非有无的观点。
我特别喜欢《夸父逐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夸父有现代人没有的精神,它面对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不问成败,非常专注。
《列子臆说》是一本保罗万象,意蕴丰厚的书,值得一读再读,也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