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将郑培峰入选国乒一队

标签:
体育 |
http://s3/mw690/001WFuGwgy6OEJKaKxId2&690
春节刚刚过去,许多泉州市晋江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而近日,泉州市晋江内坑镇又传来喜讯:
17岁的泉州市晋江籍小将郑培峰在中国乒乓球队队内对抗赛中一举夺魁,进入国乒一队。而郑培峰也是泉
州市晋江历史上首位入选中国乒乓球一队的运动员。 ■本报记者 田津 郑翔 文/图 12人同场竞技
郑培峰一举夺魁 今年春节,郑培峰只在泉州市晋江待了三天。当许多人都在合家团聚时,他却默默踏
上了国家队集训的征程。临走时,郑培峰对父亲说:“年后队里就要举行对抗赛,我要抓住这个机会。”
郑培峰走后,父亲郑文辉始终挂念着儿子,但因为担心影响他比赛,一直没敢打电话给他。大年初九
,郑培峰给家里打来了电话:“对抗赛我打了第一名,我升入一队啦!”原来,中国乒乓球队在年后举行
了队内对抗赛,一队的后六名选手与二队的前六名选手同场竞技。在这场比赛中,郑培峰最终取得了9胜2
负的战绩,在12位选手中排名第一。这样,他也如愿升入一队。 父亲骑单车 载他打遍泉州市晋江南
安 郑培峰能走上打乒乓球这条道路,不得不说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郑文辉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
始接触乒乓球,当时他对乒乓球已经达到了痴迷程度,经常与朋友一起挑战泉州市晋江、南安各地的高手
。 在父亲的影响下,郑培峰4岁就迷上了乒乓球。因为年龄太小,郑文辉就让他先对着墙壁打球。他
对儿子说:“什么时候你能连续打上两百拍,我就带你上桌打。”有一天郑培峰突然对父亲说:“我今天
连打了三百拍!”就这样,郑培峰开始跟着父亲练球。 当时刚上小学的郑培峰,白天利用课余时间做
作业,一到晚上就跳上父亲的自行车,到处挑战乒乓球高手。虽然年纪小,但郑培峰非常聪明,许多大人
都打不过他。有些大人与他开玩笑:“你要是敢赢我,就把你裤子脱了!”但郑培峰并不畏惧大人的挑衅
:“脱就脱!”就这样,只有六七岁的郑培峰面对成年人的挑战毫不畏惧,郑文辉说郑培峰良好的心理素
质可能就在那时候练成的。 从小喜欢马琳 看录像自学成才 如果被问到自己的偶像是谁,郑培峰
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马琳!”但要问他如何迷上马琳,还要从小时候说起。 因为爱好乒乓球,
郑文辉当年特意购买了录像机,还买了刘国梁、孔令辉、马琳等中国乒乓球名将的比赛录像带。在父亲的
熏陶下,郑培峰从小就喜欢看这些比赛录像。就在那时候,马琳精湛的球技在郑培峰心里打上了深深烙印
。从此以后,郑培峰就开始刻意模仿马琳的打法。而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郑培峰的打法与马琳如出
一辙。 除了马琳外,郑培峰还与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还有一段故事。在郑培峰六岁时,时
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蔡振华来到泉州市晋江。当时痴迷乒乓球的郑培峰在活动结束后,拿着一副乒乓
球拍就上台找蔡振华签名。看到只有六岁的郑培峰,蔡振华愣了一下,他可能也没想到会有年龄这么小的
球迷找他签名。但最终他还是在球拍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而这副球拍郑培峰至今还珍藏在家中。 12
岁赢下郝帅一局 短时间实现三级跳 凭借着极高的天赋,郑培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从泉州市
少体校到国家二队的三级跳。 小学二年级,郑培峰代表内坑镇参加泉州市晋江市小学生乒乓球赛,获
得单打第一、团体第二的好成绩。第二年,时任泉州市晋江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的黄星辉,将小培峰推荐到
了泉州市少体校。当父子两人来到泉州少体校时,早有三名乒乓球好手在那里等候。小家伙毫不怯战,上
阵就打,竟然连赢三人。就这样,郑培峰在泉州少体校练了半年,随即参加2004年省少年儿童乒乓球冠军
赛,获得单打第二名。2006年,他被福建乒乓球队总教练郭跃华相中,从省体校进入了省体工队。 在
2008年进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当时世界排名前十的郝帅,遇到了年仅12岁的郑培峰。初出茅庐的郑
培峰凭借抢攻,在第三局以11∶8赢了郝帅。尽管最终以1∶4的大比分落败,但是他出色的表现还是换来
了郝帅的赞赏:“我12岁的时候连专业队都还没进,那时的我跟他还确实有点差距呢。”凭借这场比赛,
郑培峰被国家乒乓球二队招入麾下。 进一队只是开始 未来有望成国乒主力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
球,在这个项目中,国家队可谓高手如云。尽管郑培峰此次入选了国家一队,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
的起点。 这次的队内选拔赛结束后,郑培峰对自己的朋友说:“(升入一队)让我高兴三天,但辛苦
了十年!”郑文辉说,尽管入选了一队,但最近几年郑培峰仍然任重道远。在目前的中国乒乓球男队中,
王励勤、马琳等老将即将退役,马龙、许昕、张继科等一批新生代球员逐渐脱颖而出。而相对于马龙这批
年轻球员,郑培峰的年龄还要小几岁,属于下一梯队的队员。因此在未来几年,郑培峰如果能形成自己的
打法风格,有望成为新一代中国乒乓球队主力。 郑培峰是泉州市晋江首位入选国乒一队的运动员。
http://www.56.com/u47/v_NjQ3NDU1M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