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乾陵农村:龙口夺食战三夏

(2022-06-02 09:23:22)

进入六月来,夏收夏播夏管是陕西乾县农村一年最忙最苦也最乐的日子。“龙口夺食,战三夏”,就是对夏收大忙景象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

最先开收割麦,是乾陵马家坡原夏收的第一个战役,村民和家人事先做好了夏收的各种准备。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这四句诗高度概括了关中农村夏收忙活的生动景象。村民早出晚归,奋战在麦野里。家里没劳力的就雇一些来乾的麦客。

乾陵马家坡村马战芳说,我家人多劳少,父辈弟兄公职在身,不能回家参加夏收,只能由祖母、母亲、四婶和五婶来操持三夏一切事宜,她们只好雇来乾开着收割机收麦客。身体强壮的麦客们戴着草帽,提着收割机,腿缠护带,早出晚归奋战在麦田里,收割倒一片又一片金黄色的小麦。饭时,我提一罐苞谷糁稀饭和辣子酸菜,天佑弟提着馍笼子,给"麦客"送到地里。不到一下午麦就收完了,三轮一车接一车拉回金黄的麦子凉晒。

不到一天工夫,十几亩麦子全都割完了,运到了麦场上。麦割完后,我和弟弟妹妹提着大竹笼,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麦田里细心地拾散落的麦穗。“ 瞧!前边一只野兔!”一个小伙伴大声地喊。“追!快追!”我立即扔下麦笼,拔腿就追,被麦茬绊了几跤,鞋也跑掉了,毫不在乎,爬起来继续追赶。兔子闪电般的钻到前边另一块麦地里,气得我们直跺脚。我只好回过头找到跑丢了的一只鞋和麦笼。夜幕降临,我提着一笼麦穗交给妈妈。妈妈早备好了白面凉饸饹,我狼呑虎咽地吃完饭后,就上炕睡觉,眨眼功夫,我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

老马接着说,过去,有些农户地少片小,还是请麦客收割,这碾场就是夏收第二场战役,也是费时费力费神的苦力活。早上,太阳一露脸,人们把麦梱解开散摊在场面上,让麦子暴晒一个上午。午后开始碾场。牛拉着碌碡,人牵着牛鼻子上的缰绳,站在麦场的中间反复地转圈圈。碾完第一遍,把麦杆翻过来晒一晒,继续碾第二遍。我和玩伴坐在树下,一边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一边等大人发号司令。他们要喝绿豆汤,我们立即端一老碗过去;看见牛要翘尾巴拉屎,我们马上提着粪笊篱递给牵牛的人。牛拉完屎后,我们双手端着又沉又臭的牛屎倒到附近的地边。

碾完第二遍就要马上起场,这时,左邻右舍也来帮忙,协同作战,拿着竹叉翻动。最终,把麦秸与麦粒、糠皮分开。再请有经验的扬场把式,完成夏收的最后一个战役。

揚场是一个又脏又累又有技朮的活。扬场者戴上草帽,朝着风向,挥动木锨,使麦粒与麦糠在风力的作用下分开,在不断重复的动作中,扬场人也落下了满身的麦糠和尘土。太阳快落山时,扬场收尾,麦子堆积如山。大家双手掬着金灿灿的麦子笑的满脸开花,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今年的好收成。人人脸上洋溢着一年来最欣慰的喜悦。

这时,我和小伙伴正在麦秸堆里翻跟斗,玩的正热火时,忽听大人一声呼唤:“ 碎熊!快把口袋拿来!” 我抱着几个口袋马上跑了过去。我双手张着口袋,大人用簸箕装麦子,尘土从袋子里不断飞出,呛的我噪子直发痒,眼也睁不开。麦子装完,我也成了土人。乘着月光、我和玩伴跑到东河里,脱个净光,跳到水潭里洗澡,洗掉了一身的灰尘,也洗掉了一天的疲劳。

收完麦子,农民一方面把麦粒反复晒干晒透放入自己的麦瓮麦柜麦屯子。另外,把麦秸堆成无数造型优美的麦垛子,与麦场上几座茅仓为邻,在夕阳余辉中,宛如一幅金色的田园风景画。这些麦秸垛子是牲畜过冬的口粮,也是自家做饭起火的柴禾。“谁知盘中歺,粒粒皆辛苦”,每年的夏收,让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诗的含义。

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耕耘着这块热土。他们是世界上最苦的人。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用辛劳创造着财富,用自足换来了快乐。不仅满足自己糊口度日,也一年又一年地为国家上交公粮。童年的农村生活,让我永远牢记着父老乡亲勤劳朴实节俭的品德。他们高大的形象永远耸立在我的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散文:读书
后一篇:散文:芒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