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海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观察事物的人身主要器官。人出生时,眼睛是闭着的,眼球是明澄的,目光是稚气的。出生在幸福家庭,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母亲舒心的微笑,亲属的欢娱,生活的温馨。出生在不幸的家庭,婴儿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母亲忧郁的面容,亲属的叹息,生活的悲哀。
随着岁月增添,婴儿稚气的目光开始接触外界事物,慢慢地,婴儿变为儿童,以书本增添知识,以生活体验人生。生活五光十色,五彩缤纷,欢愉的,浪漫的,其中不乏灯红酒绿,斑驳陆离。稚气的眸子在观看,在记忆。至少年,明澄的眼睛求知奋进,向生活深层,向梦想步步攀登。到青年时,明澄的眼睛已透出坚毅,显出犀利,目光亦似嗅觉,分辩色彩缤纷的生活中的香臭,生活的甜蜜苦涩。至中年,栉风沐雨,呕心沥血,矢志奋进中,明晰的目光已调在最佳焦距。此时的生活包罗万象,光怪陆离。心灵通过眼睛使其不忘初心,不贪、不盗、不讹诈,不打诳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至老年,眼睛随着岁月消磨,眼球玻璃体渐渐浑浊。但初心未变,梦想依然。昔日,青灯黄卷,寒暑苦读,筚路蓝缕,努力奋发。随着岁月推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高歌猛进,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竭力练就孙大圣的火眼金睛,什么白骨精,什么假西天,假猴王,假李逵,定将其戳穿,使其无葬身之地。
眼睛,使人看到光明,看到前景,至老浑浊了,其心灵之镜并未模糊。然而,一个生活中的真人,看事物不仅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心。心是人最宝贵的眼睛,它是明亮的,广阔无垠的。俗语言,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心。心是人识别万物,洞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