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代骚体赋

(2014-03-29 18:39:18)

汉初最早的骚体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此赋完全采用骚体,在形式上与屈原的作品没有多少差别。赋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猛烈抨击阘茸尊显,谗谀得志,贤圣逆曳,方正倒植的不合理的现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悲愤。这种思想情调也是与《离骚》一脉相承的。但赋的结尾又表达了一些隐处自珍的思想,与道家有一定联系。赋中还说:“历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这种思想与屈原更不相同,它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在西汉大一统的时代,被皇帝疏远之后就再也难以找到出路的苦闷。

贾谊还有一篇《鵩鸟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鵩鸟被认为不祥之物,贾谊在失意中又遭逢此不祥之物,陷于极大的悲忧困惑,此赋即用以消解内心矛盾而作。赋中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的观点作自我宽慰,这就完全是庄子的思想。在汉初,象这样集中地引入庄子思想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庄子思想的引入,使作品不再停留在发牢骚、抒忧愤的情绪宣泄上,也不仅局限于福祸同门、吉凶同域式的自我安慰,而是进入探讨宇宙人生真谛的哲学层次。作品的意蕴由忧戚怅惘的情感体验到死生一体、物我同化的理性思考,进而上升到遗落尘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由于与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受紧密相联,作品虽大量引用庄子之言,却并无演绎庄子,抽象说教之感,而始终有一种意绪缠绵而又缥缈脱俗的感染力。

两汉之际,随着政局的动荡,一些文人在感到怀才不遇时开始思考人生的出路,他们用骚体赋表达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在其中融入较多的批判精神和理性色彩。西汉末年的刘歆作有《遂初赋》,此赋作于他由于移书太常博士而离开京师,自三河徙守五原时。赋中先自叙由侍从之臣而遭排斥,出守三河,徙官五原;然后以行程为线索,叙述当地掌故,描写旅途风光。叙故实,能够感今思古,讽谕时事;写风景,则包含了苍凉悲郁的人生感受。象这样“叹征事而寄己意”的作品,对以往的抒情赋来说,具有创新意义。赋的末尾表示采取道家恬淡寂寞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以琴书自娱,获取自由快乐,这种人生志趣也是以前骚体赋中少见的。

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文人们已无心润色鸿业,散体大赋开始被冷落,抒情小赋逐渐成为创作的主流。张衡是此期赋风转变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早年热衷于散体大赋,后来便转向骚体抒情赋。张衡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思玄赋》、《归田赋》和《髑髅赋》。《归田赋》写辞官归田时的感触。汉赋的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与汉代社会状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