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传说---望江---沈冲桥

标签:
历史旅游美食文化娱乐 |
安庆传说---望江---沈冲桥
http://s15/mw690/001WEuUxzy7c98Lbtngee&690
县城南边的河有三个名子,县步河,宝塔河,长河,这条河在以前直通武昌湖,青草湖和长江。宋以后,沙塞雷港口,雷水改道由华阳入江,河成了沟,就在这河下游有座桥,明清两朝时叫沈冲桥。
元朝末,江南巨富沈万三在苏州经营成中国首富,他有一位堂弟人称沈万五,也在苏州经营多年。为了拓展商地把儿子沈滨,侄儿沈崇迁到彭泽经营官盐。沈万五从苏州采购粮食发船至官府指定粮仓换取盐引,再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换取食盐。沿江而上把海盐送到长江内河最远处彭泽,几年下来除了供应当地食盐,长江对岸宿松,望江两地盐贩也过江在他这购盐贩卖。这年冬天,沈滨渡江来到望江城,一来收盐贩所欠盐款,二来游玩。一进城就让望江县城繁荣所吸引,沈滨商人特质,让他马上产生自己该在此处开设一间门面想法。一天玩下来,沈滨下了决心来望江县城开盐店,在和几个盐贩吃饭时,其中一位说道,徽州一位姓程商人也想在望江县城开盐店,在安庆府盐运司报备了。
沈滨沈崇赶回苏州过年,沈滨向其父沈万五说起打算在望江开铺。沈万五马上表示赞同,并对沈滨大加赞赏,同意从彭泽抽调五千两白银用于望江店铺。过年期间的苏州城十分繁华,沈滨拜会长辈平辈好友发小,都听到了一则坏消息,陈友谅要攻打南京,长江封江,内河也被军队占据,朱元璋大军也在备战。这一场争斗耗时十年,沈滨没有离开苏州,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开始对北方统一战争,为确保军队供给和南方大片土地恢复生机。苏州城大商贾基本户户被征召,沈万五也在征之列。最大征召是必须有一户移民至湖北或湖南,理由是在江西彭泽有房产。沈万五召集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把朝庭征召事宜说了一遍。家人一下子炸锅了,这可怎么办?湖北、湖南··· ···。
沈滨看了看大家,转脸对沈万五说道:“父亲,这事没有商量余地?能不能变通一下”沈万五抬眼问道“如何变通?”
“父亲,我说的变通不是不移民,我们不能抗旨,我说的是能不能不去两湖,改去江南安庆府,几年前我就打算在安庆府望江县开铺,父亲大人还记得吗?这次皇上移民也为填补荒地人力不足,刚刚听父亲所说商户移民可以插标占地,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我想在望江拥有几百亩田地,再去福建山里召些人力去种粮,每年产出粮食,可以在当地换取盐引。”
“这···,这样,明天我去问问,看看这样行不行”
开年又是春天,沈滨带领一群人来到望江县县衙,一群人在外等候,沈滨走进县衙交上路引。县吏看过路引,满脸堆笑,“沈先生是苏州人士?带了多少人过来?”
“六十五人”
“好、好、好,我马上禀报县台,少候”
沈滨和县吏走出县衙,管家马上迎了上来。向县吏拱手行礼后,转身对沈滨说
“东家,随行人员全部入册,说先安排在东城外大铺,我这就先带他们过去”
“吴管家,你先随我去看铺面,他们沈崇让领着去,沈崇,你随这位衙役小哥带大伙去城外大铺安顿,安顿好回城在这等我,我去大街看县台安置铺面”
大街北面是文庙南面正朝跃鲤门,大街是县城一条繁华地段,多年前沈滨来过,只是现在十分萧条。县吏将沈滨领到大街中部,一条朝西街道在此向外延伸,一排门面房房檐下,石磴缝中青草一片。县吏推开一扇木门,一股潮霉味扑鼻而至。
“沈先生就是这间铺面,你先安顿下来,改天再来县衙办理房契,东城外大铺你随行人员可以用朝廷拨发的路费吃住,县台几天后派人领你去县步河下游插标圈地”
沈滨转身从周管家手上接过一锭银子放到县吏手中“有劳了,还望仁兄今后多多关照”“一定、一定,我先回县衙复命,告辞”
几年后在县步河下游出现了一座村庄,称为沈冲桥,沿河拥有几百亩土地。在桥北是沈家祠堂,桥南边是沈滨带来的福建长工居住区。每年所产粮食除用于食用,交公,多余部分运送到官府指定粮仓换取盐引,十几年过去了,沈家不但扩大了田亩,还收留了不少灾民。县城铺面交给下面人打理,又在吉水镇开了盐旗,向山区批发。望江发达的水运,助沈滨暴富,望江土地让沈滨所拥有的田亩年年丰收。
这一年沈滨把父亲沈万五接到望江,沈万五见到这么大规模田产,心中十分开心,不经意间流露出想在此养老,只是希望这片地方有苏州老家环境。沈滨陪送沈万五到老家苏州,当下就找了一位有名工匠,并请到沈冲桥规划街镇。
一座以沈家大院为主体的小镇形成,全镇回廊联接,雨天不带伞也不会淋雨。只是沈万五在这期间仙逝,没有能来望江县养老。沈滨把沈万五供进祠堂,谱称一世祖。宗祠传承对联:三善宗风远,六朝世泽长,辈排行:廷志愈运崇,石恒必承先,诗书遵古哲,礼乐绍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