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高技能的蓝领

标签:
江苏省技能文凭重奖 |
分类: 鹭岛夜话 |
8月30日,历时4个月的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闭幕。经过激烈争夺,来自苏州士奥动画的郭利聪等10人分别获得了动漫设计与制作、数控车、数控铣、汽车检测与维修、钣金技术、砌筑工、焊工、维修电工等10个工种职工组的第一名,分别被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每人获得10万元的现金奖励。此次技能状元大赛奖励力度堪称全省“史上最丰厚”。(扬子晚报8月31日)
江苏省重奖技能状元,具有重要的寓意。首先,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观念,鼓励技术工人刻苦钻研,岗位成材。其次,给予技能状元“史上最丰厚”的待遇,给技术工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经济利益,对轻视技能的社会偏见是最有力度的纠正。此外,尊重技能人才,也是尊重知识尊重实践的体现。
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是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传统人才标准影响下,整个社会都较轻视技术工人及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致人们普遍缺乏当技术工人,甚至高级技术工人的动力,培养技术工人也就无从谈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文凭重视有加,对技术技能却冷眼相看,在许多企业或单位里,只看文凭不重技术,致使职业技术教育出现萎缩。长期忽视技术工人的切身利益,无疑挫伤了许多工人自我提升、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现实使人们对当技工望而却步……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技术工人这一职业成为冷门。于是在许多地方出现招工难尤其是招高级技工难的普遍现象。郑州市前不久发布的“2012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显示,6个月时间内,7万多人次大学生进场求职,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空岗多达9万多个以上,而达成就业意向的仅有1.5万人。不少高校毕业生觉得当工人不体面,宁做低工资的“白领”,也不愿做高收入的“蓝领”。
重视文凭,原本没错,但将文凭与技能对立起来,厚此薄彼,重前轻后,必然造成技工后继乏人。寻根究底,咎在社会及某些企业领导存在过分看重文凭而轻视实际工作能力的片面认识及做法,挫伤职工学习技术钻研技术的积极性。重视文凭,并不意味着不尊重技能,文凭与技能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尊重文凭又尊重技能,这是无数中外著名企业迅速发展的成功之道。
要改变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首先就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都应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爱惜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江苏省重奖蓝领技能状元,体现政府带头为技术工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要走的路子还很迈长。更重要的是:企业要真心实意地把培养技工当成事关发展的百年大计,企业内部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为技术工人的成才积极创造条件。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企业分配制度也要从分配方式上体现向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倾斜的政策,让他们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蓝领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