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道部天价短片的四宗"罪"

(2012-06-29 07:10:24)
标签:

张艺谋

宣传片

铁道部失职

分类: 鹭岛夜话

             铁道部天价短片的四宗“罪”

        http://s8/middle/6a42b4a8gc3879877f667&690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本月27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时特别指出,在2009年至2010年,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中国铁路宣传片。审计署强调称,该铁路宣传片未达到预期效果。《中国铁路》形象宣传片是2010年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开幕式影片,导演为张艺谋。该片全长5分钟,回顾与总结了中国铁路近几十年的成就。

《中国铁路》形象宣传片到底是什么片子,为何耗资这么巨大?其映出的效果究竟如何?遵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我特地再三观看了这部耗资1850万元的宣传片。好在片子不长,只有5分钟。看过多遍,感觉效果确实一般,不过是一部普通的短记录片而已。

我确实感到大惑不解:何以这部5分钟的短片,竟要铁道部耗资1850万元,每秒耗资高达6万元?花巨资而效果平平,尽管片头有大名鼎鼎的导演张艺谋署名,但也看不出短片中有什么特别的艺术技巧或令人震动之处,无非是一幕幕极为常见的镜头组合,显然是低成本的小制作。是不是由于张艺谋一字千金的名人效应,使此片身价倍增?或许是铁道部的有关官员大手大脚,习惯于挥金如土,将1850万元看成一碟无足轻重的小钱,随意挥霍而不心疼?

这部5分钟耗资1850万元而效果不佳的短片可谓天价短片。它至少犯有四宗“罪”:

一是挥霍国家财政资金之“罪”。1850万元换来的是短短5分钟的平常之作,使国家宝贵的资金付之东流。贪污和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对资金的使用不好好把关,大慷国家之慨,使巨额的财政资金流入私人腰包,这是严重的失职啊!

二是躲避项目招投标、有法不依之“罪”。此片能够堂而皇之出笼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躲过公开招投标的重要环节,躲过诸多必要的监督。如果严格按照招投标的程序来走,此片必然无法以平庸之作而夺天价之标!

投资1850万元制作了中国铁路宣传片,为何不按规定进行招标投,为何有法不依?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或者有什么猫腻?铁道部应该如实作出回答。审计署对未经公开招标拍摄铁路宣传片问题,已要求铁道部进一步调查处理。这是违法必纠、执法必严的体现。 

三是投资人兼监管人失职之“罪”。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制作了中国铁路宣传片,首先公然违反了中央的规定。此事说明,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体系中,相当长时期内,政府作为主要的投资人和监督管理人的职能重合。现阶段,政府作为投资人在整个项目招标投标体系中所处位置较高,时常出现本应受监管的投资人有法不依而监管缺失的问题,这也暴露了现阶段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中各种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是盲目崇拜名人为名人输送不当利益嫌疑之“罪”。君不见,近几年来,许多地方或部门在形象策划的旗号下,拜倒在名人的裙下,花费巨资,雇请名人拍出一部部雷同化的XX印象序列作品。中国铁路宣传片不过是这股“名人热”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盲目崇拜名人之风不可长。

人们当然要联想到,铁道部被审计署审出天价宣传片问题,这是好事,但问题在于:至今还有多少打着“宣传形象”的旗号、实则挥霍巨款而未被审出的单位?还有多少“上千万元悄悄地消失”未被查处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但愿能以此例为契机,通过举一反三,对所有类似的问题都给予严肃的查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