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厦门失能老人护理杂谈 |
分类: 鹭岛夜话 |
这是一位居住在厦门市区的老母亲——90岁的老太太周阿婆,虽有三子一女,但她独居。今年3月份,义工们去看望周阿婆时,老人因腿脚不便,已经卧床不起了。义工们惊讶地发现:阿婆的子女在床板上挖了一个洞,床洞下放着马桶。而没穿裤子的周阿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决…… 5月3日,义工们联系好养老院,准备接周阿婆过去时,发现老人的右脚已经溃烂了。一义工拿来稀释的双氧水为老人清洗伤口,她帮着91岁的周阿婆清洗右脚伤口,当老人的脚趾伸入装有双氧水溶液的水盆中时,一条条乳白色的蛆虫从伤口处蠕出……
消息传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子女被人肉,两小时接上百个辱骂电话:“你是畜生吗?为什么这么对母亲,你的良心……”网友们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赡养和照顾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义务。老太太有3个儿子、1个女儿。据介绍,周阿婆的子女约定轮流照顾母亲,姐弟三人轮流给母亲送三餐,对于后来周阿婆的脚掉入马桶,浸了三天一事,其子王某忠表示并不知情。70岁的大女儿说她都有为母亲擦身,但从未发现她身上有蛆虫。除了粗枝大叶外,没有对失能老人的护理知识也是重要原因。
何谓“失能老人”?“失能老人”指的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其实,子女对老人护理不当、照顾不周是不争的事实,子女无须辩解,但简单对其骂几句“不孝”也无济于事,实事求是说老人的子女也确有一些困难。90岁的老太太周阿婆是一个重度失能的空巢老人。对重度失能的老人,子女的细心照料显得格外重要。
问题在于:老人的4个子女都没有与其生活在一起。即使每天轮流照看,也没办法24小时陪护。老人的儿女也都各有家庭,有的也是老人了,有的家里经济困难,还有病人需要照顾。照顾重度失能的老人不但需要24小时陪护,而且需必要的护理知识,而这些条件老太太的子女都欠缺。有人说:能否送进专业的护理机构?可是面对昂贵的收费,老人的子女们又承担不起。
九旬失能老太被子女居家护理,脚上却长蛆一事,使我不禁思考:90岁的老太太尚且有三子一女,照护失能的老人如此力不从心,而我国今后的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如果要居家照料失能的老人那更是问题多多,难度极大。目前,除了厦门发生了这件事,其它地方是否也会有类似之事?
据报道,我国目前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人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的老人108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失能老人的增加,对于他们的护理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目前居家养老的受惠面狭窄,对于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来说,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因为高龄老人的子女也年老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弱化了,也许连孙子辈也要加入护理的队伍。静思默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将失能老人送养老护理院是最好的办法。
有专家指出:为了改变当前失能老人活得艰难、求“住”无门的现象,政府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政府首先应加快建立失能老人老人保障机制,应规划和设立针对失能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