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博客(简称草博)与名人博客(简称名博)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它们处在不同的档次。草博与名博相比,劣势显而易见。最大的差别是知名度。
名人往往名闻遐迩,众所皆知,而草根大多默默无闻,人所不识﹔名人发博,一字千金,一呼百应,门庭若市,而草根发文,千呼万唤,乏人问津,门可罗雀。
著名影星濮存昕于今年三月十九日才开博客,至四月八日止仅发两篇三五百字的短博文。其中一篇访客点击十万次,获评五百八十多个“顶”
。短短几天,濮存昕的博客等级立马飞升为17级,关注人气1666,访客18万多人次。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
试想,如换成草博,要花多少年﹑要写多少文,才能达到这一档次?
这就是名博的先天优势,草博的先天弱势!
浏览了许多名博,也浏览了更多的草博。两相比较,二者的差别除知名度大小与点击率高低悬殊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许多草博主题的散乱模糊,与名博主题的集中鲜明,形成强烈的对比。
名博的主题往往很突出,如柯云路的博客中,身心健康﹑情感问题﹑文学创作主题一目了然。易中天的博客中,文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探讨构成鲜明主题。徐静蕾的博客,78页770多篇挥洒自如的博文,使她丰富多釆的明星生活成为引人注目的主题,虽然“不外是些流水账和小心情”(徐静蕾原话),但同样较有可读性。
综观草博,大多缺乏鲜明主题,“神” 散“形”
也散的现象校多,故文平意浅,缺乏深度,可读性差矣。有位网友开博时短,却已发了博文数百篇,99%是转载的,自己文章仅寥寥无几。观其全部博文,貌似洋洋大观,实则杂乱无章,内容虽包罗万象,但好象一个东西摆放混杂的仓库。
一些网友,喜欢天方夜谈,到处“挖井”
,东锄一下,西锄一下,似乎这样才显得“太有才了”,可惜挖得很浅,每一口井都出不了水。建议不如换个挖法,把精力集中到一处来挖井,持之以恒深挖下去,则井之涌泉指日可待。
其实,草根自有草根的生活,草根也有草根的长处,草博不乏丰富多釆的主题。草博不必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刻意去寻觅主题。
众所周知,博客源于网络日记。草根若将自己衣食住行,生活中自认为有意思或有趣味的事物,以及自已的亲历亲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等,如实记载﹑整理﹑表达,尤其若结合自己的职业专長﹑岗位知识或熟悉的领域来写,往往更能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生活气息的精彩草博。
自古以来,有名皆从无名出,更有无名胜有名。名博不一定篇篇皆珠玑,也有不少平庸之作。草博也并非篇篇皆肤浅,其中不乏精采动人之篇。但在总体上,草博要善于向名博学习借鉴,学习名博的谋篇布局和选题方法,因为只有借鉴名博之梯,取他人之長补己之短,才能超越自己,使草博的档次更上一层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