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2010-08-17 09:48:00)
标签:

头围

胸围

儿童身体

营养状况

坐高

育儿

分类: 儿童保健
 

                        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及重量等。最重要的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宽度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和前后径等;代表围度的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等;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变化上,因此要定期检查,以了解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还可将测得的数值作出统计,作为制作幼儿园桌椅、家具、劳动工具和运动器械尺寸标准的依据。下面介绍几种种常用的形态指标。

 

    1、体重: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与身高相结合可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千克左右,出生后3个月是出生时的2倍。0-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0.7-0.8千克,7-12个月平均每月增加0.25千克。1岁时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3倍,2岁时达4倍。儿童的体重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kg)

7~12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6×0.5(kg)

1~10岁: 体重(kg)=年龄×2+8(或7)

    体重是反映儿童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要定期为小儿量体重,以检查小是否发育正常。新生儿应在出生后8小时内测出体重;1-6个月每月测一次;6-12个月,每2个月测一次;1-2岁,3个月测一次;2岁以上半年测一次。

 

   2、身高(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的更大。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人,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 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1.5cm,全年共增长25cm,1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75cm。.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平均每年增长10cm,2岁时身长约为85cm。

2岁以后,儿童的身高可用以下公式估算。2-7岁身高=年龄(岁)×5+80(cm)

 

   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表示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是反映学前儿童脑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脑积水、小头畸形等的主要诊断依据。

     儿童出生时,头围已达成人的65%,10岁左右则达到成人的95%以上。新生儿头围平均值为34cm, 1岁45cm,2岁47cm,3岁48cm,5岁50cm。对头围的测量在出生后头2年意义重大。

 

   4、胸围: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是人体重视厚度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也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新生儿胸围平均为32cm中,比头围小1~2cm,1岁左右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后超过头围。若小儿超过1岁半,胸围仍小于头围,则说明生长发育不良。头围+年龄=胸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缺乏体育活动以及疾病造成的胸廓畸形均会影响胸围的增长。

 

   5、坐高(顶臀长):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可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坐高占身高的比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腹围: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2岁时与胸围相等,2岁后更小。

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用以评价营养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