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头访古
福建安溪县有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它就是古称"小泉州"的湖头镇。
湖头镇,古代又称"阆湖"。五代建清溪县(安溪县)时,湖头以清溪为界分为二里:溪东称来苏里,溪西称感化里。民国时期设来感区清溪镇,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第四区湖头镇,1958年改为湖头公社1980年才恢复湖头镇建制,1999年该镇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审定,颁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初夏的一天,我们驱车专程到湖头镇采风。车到湖头镇和声桥头,我们便被湖头美丽的西溪风光所迷恋,亭台楼阁,傍溪而建,两岸翠竹摇曳,好一幅迷人的画卷。
隔着潺潺而流的西溪望去,修葺一新的关帝庙旁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戏台。每逢元宵佳节或迎神赛会,都有一些传统民间文艺节目在此登场表演,如妆阁、南音、布袋戏、木偶戏、水车阁等。而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甲戏更是少不了的,每年这里通常都广邀各地民间高甲戏剧团通宵达旦演上10多天。
据介绍,湖头的高甲戏亦称"九角戏",最早的民间剧团是清末民初一个叫"新春兴"的戏班。该戏班以擅演武打戏驰名闽南,现在的安溪县高甲戏剧团便是以"新春兴"戏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安溪高甲戏剧团两次晋京演出,轰动京城,并六次应中央电视台特别邀请,参加大型文艺演出,成为蜚声中国剧坛的县级剧团。
湖头街是古镇区的主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湖头米粉、养脾散、蜜桔等土特产琳琅满目,湖头镇的古文化遗迹大多散落在这条古风犹存的街道。我们沿街从东向西,探访起"古文化"来。
探寻湖头古文化,不能不提李光地。李光地,湖头人,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官至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是继朱熹之后研究理学较有成就的代表,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和文学家。他一生著书43种,其所著《榕村全集》,包罗天文、地理、数学、音律、哲学及文学等,精深宏博,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李光地的故居有新旧衙两处,相距不足百米,均建于清初。新衙又名相府,位于湖头街右侧,穿斗式建筑,五进双护屋,东西巷,四周环筑围墙,各进挂有康熙皇帝等题写的匾额和对联;旧衙位于湖头街左侧,进深五进,两边护屋。大门的对联尤为引人注目:上联"绮罗日暖将军府",言该屋乃宁海将军所赠;下联"弦管春深宰相家",反映清代南音在湖头的盛行。相传,李光地曾带家乡南管艺人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幽雅的古韵使康熙龙颜大悦,赐给他们"御前清客"的雅号,并送"护凉伞"一把。
走出李光地故居,我们来到街西的贤良祠。贤良祠建于清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坐西向东,为三进四合院式,正堂为悬山顶,招梁式构架;祠内厅堂有大理石刻,上面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祠的右边有一座小亭,里面立着雍正的"谕祭文"的石碑,称赞李光地是"一代完人";祠后为藏书楼,南面有临水轩、荷池。漫步祠内,尽可领略古风遗韵。
中午时分,是湖头街小吃店最繁忙的时光。湖头镇的小吃闻名遐迩,鸡卷、炒米粉、咸笋包、春卷等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烹调火候恰到好处,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驱车回城之际,已是华灯初上。小镇高楼掩映在浓荫之中,街上流光溢彩。在和声桥上,我们看见了许多人在乘凉聊天,不时传出一阵阵朗朗的笑声;桥下,溪水潺潺,小镇倒映在清流之中,是那么安祥、温馨。
http://s4/middle/6a415e66x9cc946fcceb3&690
http://s9/middle/6a415e66x9cc9475867e8&690
http://s8/middle/6a415e66x9cc947861bb7&690
http://s10/middle/6a415e66x9cc947a49db9&690
http://s15/middle/6a415e66x9cc947d27bce&690
http://s13/middle/6a415e66x9cc9482e02dc&690
踏上美食和文化之旅—湖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