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2012-03-22 15:06:43)
标签:

转载

    http://www.taijiren.cn/UploadFile/UserHead/20090522105648885.JPG

                                 (文·赵建宇)

 

    赵建宇,男,出生于1959年,河南省洛宁县人,陈小旺弟子。河南省体育局工作,现为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中国武术国家一级裁判,1994年获郑州市第八届武术运动会太极拳器械第一名,1995年获中国永年第三届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轻量级第一名,多次在《少林与太极》杂志发表论文,《基本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一文,被多家网站转载。2002年受加拿大教育部邀请访问温哥华和温尼伯市。从1981年开始向陈小旺老师学拳,2000年春节在老师家正式递帖拜师。1991年开始在河南省体育场向社会公开办班授拳,受众近万人。2006年至今在珠三角地区及港澳教拳。

 

 

    基本缠丝功是指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基本缠丝功法。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吃不透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采气、站桩和一个单式的练习为基础的,只要一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今社会上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能把基本功作为太极拳的基础培元固本的人并不多,而只是一味的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然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逐渐演变和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这个规律。基础的东西是最根本的,任何事物、任何武术和拳种都不能例外。
  笔者练太极拳有多年也只练套路,不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拳架虽然表面上看得过去,还获得过什么国际太极拳比赛的金牌,其实还远不是那么回事。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仔细地研练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缠丝功,从中受益非浅,再练起套路来身上的感觉就透亮多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细腻、透彻的单式练习,不懂、也没有认真的体认劲路的来龙去脉,肢体动作之间的相互辩证关系,每天一遍一遍地只管练套路;在练拳当中动作很快就过去了,不可能详尽地体会和研究动作、纠正姿势,即便是老师纠正了这里,可其他的地方又会出现问题。套路的动作是连续的、各部位之间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统一的;由脚而腿而腰到手,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起止路线和方向运行的,有一个地方不顺,劲路就难以通过,那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没有明师亲授是难以掌握的,其精细程度不亚于一项科学研究。陈照奎讲过:只要一个地方不对,全都不对。我们练习太极拳的,如果没有一个精确、牢固的单式架子作为根基(就像大楼的地基一样),不难想象少了这个过程,直接练习如此纷繁复杂的“太极”拳会是什么结果,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很难得其窍要。不仅如此,太极拳更重要的不仅在于肢体关系,还在于意与气、气与力、力与形的结合,“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周身节节贯串”;也就是“内不动,外不发”:心意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心意一动,周身处处皆动,而且要完全符合太极“阴阳互为其根”的哲学原理,这才是太极拳的练拳根本所在。所以,这些内容要在运动当中得以实现,如果没有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钻研精神,是不可能得到太极拳的精髓和真谛的。
  我练太极拳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总结起来采气、站桩和基本缠丝功的练习每天还是不能少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我的老师陈氏太极拳十九世嫡宗传人、世界著名陈氏太极拳家陈小旺先生,对我们的基本功练习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每次回国探亲指导我们的总是离不开单手缠丝,并认真为我们捏架子。以前我对此也有一些想法,认为没有必要捏来捏去的,只要自身感觉身体中正、劲力顺达不就行了吗?我觉得自己练的已经不错了,架子规整、连贯、刚柔相济,自己觉得内劲出来了,没有必要再练基本功。然而,使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重新认真精研了基本缠丝功和站桩、采气以后,我才真正体味到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位之间的起止关系,什么是腰裆劲、什么是缠丝劲、什么叫“劲起脚根”、什么叫“节节贯串”、什么是真正的内劲贯通,以及下盘沉稳,练拳如练桩一样的感觉都找到了;这时再练套路,身上的感觉一下子都有了,不仅拳架到位,而且体内感觉非常明显,真正做到了空松圆活,发劲瞬间即出,瞬间消失,速度极快,极松活,发劲后没有任何其他感觉,练完拳后心平气和,如同平常一样。
  有人借用“套路就是活步桩”这句话不赞成练站桩,也不练基本缠丝功,只练套路。所以练拳多年没有真正的收获,有的身体歪的还歪着,斜的还斜着,糊涂的还是要糊涂下去。不错,套路是活步桩,而且是太极拳的主干,但前题是要有基本功作基础,要练懂、练透动作的起止和来龙去脉,以及肢体之间相互辩证关系和细微差别,当基础牢固了,水到渠成,这时再练套路(我的意思是说先学会套路是可以的,但是太粗浅,回过头来要认真练基本功,然后再体验套路,当然套路的纠正还离不开推手的实践感受)。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确实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练好也不容易。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那就必须有精密、高档的零件和一流的生产线。零件加工不精确、材质不高,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名牌轿车。当你有了基础以后,你的功夫会一天比一天蒸蒸日上,这时再下功夫练炮捶(二路)、练器械、抖大杆、练推手,向着太极高峰攀登才对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经过由简单到复杂这个过程,练太极拳更要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层一层地练,没有牢固基础的奠定,没有每天持之以恒的数量,就没有正确质量的飞跃,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遵守这个规律。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前题;
  要想太极练成功,缠丝一手最为灵。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身空;
  身法要中正,站桩缠丝功;
  体认仔细辩,丝毫不放松;
  劲起始脚根,腰主节节承;
  意动内至外,松开不丢顶;
  阴阳关系清,久练才成型;
  待到关系固,水到渠自成;
  基本功到家,套路自然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