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十 传统农具

(2013-02-10 21:38:36)
标签:

转载

渐行渐远
原文地址:十 传统农具作者:林影秋

  一、耕翻农具

      自古为耕地的主要农具。由木制扶手和犁托、铸铁犁铧和犁镜、木制或铁制犁辕组成。长约2米,高1米许。犁尖形状与大小各异,犁镜有平面和疙瘩面之别。用2~3头牲畜牵引,耕深10厘米左右,日耕地2~4亩。北部县份还流行一种剜犁。由木制立柱、拉杆和铁制镵头组成,作业时,1人扶立柱,1人对面拉拉杆(或系绳助拉),日翻地0.5亩。宜于山上零星地块使用。

      区内刨地使用的镢,均在用铁锻打的镢头上装木柄,其制相同,唯因地形、土质、耕作习惯不同而柄的长短和镢头的宽窄、大小有异。镢除用于翻刨土地外,还可用来开沟、筑畦、捣粪和收获块根作物等。

    大犁  其制为一长方形铸铁犁头,比普通铁锨既长又宽,且较重。后部有窝孔安装把柄,把柄与犁头面的夹角为60度,把柄上部装一短横木把,供操作者扶持。1人作业时,脚踏犁头使其入土,然后两手用力调转横木,即可把土掘翻过去。2~3人合作时,扶犁者将犁头踏入土中并调转横木,其他人每人一绳前拉助剜,使工效提高。南部平原有使用者,现早已不用。

    齿镐  又名"抓钩"。有2齿、3齿、4齿之分,2齿镐为多。镐头为铁制,齿长20至30厘米,齿距10厘米左右。木柄长1.3~1.4米,柄与镐头的夹角为60度左右。用于人力刨土,尤其适宜山区小面积含碎石地块的翻刨。也可用于收获块根作物和蔬菜。

    铁杈  有2股、3股和4股杈之分,3股杈为多。铁制杈头,木柄,柄与杈头的夹角为180度。主要用于翻土。

    铁锨  普通铁锨的锨头为铁制长方形,木柄。主要用于掘土整地、装卸土肥杂物等。另有一种短柄(长80厘米左右)弧形刃铁锨,柄与锨头的夹角为180度,主要用于挖穴开沟等。

    镐  又名钢镐,土名"洋镐"。近代传入。镐头为铁制,长50厘米左右,体方,一头尖,呈圆锥状;一头扁,似镢刃。木柄,长90厘米左右,柄与镐头的夹角为90度。主要用于较坚硬土地的掘刨和清理树根、田间杂物等。

    拖车  为一木制框架,耕地时将犁、耙等放在架上,由牲畜拉动,或下地,或回家。拖车无轮,在地上滑行。实为一陆橇。

      由木框和铁耙齿组成。木框多为长方形,耙齿分前后两列垂直安装在木框上。1人操作,2畜牵引。操作者站立耙上,或在耙上加装配重物以增加压力。系区内农村的轧碎坷垃、耙平地面的主要农具。

    铁筢  铁制筢头,有6齿、8齿、12齿之分,木柄。主要用于小面积土地刨翻后的平整、打畦,也可用于播种后的覆土盖种。

 

    二、播种工具

 

      俗名耩子。由耧腿、耧斗、耧架组成,木质结构(仅耧腿末端装有三角形铁质耩铧子)。耧斗分为两格,大格盛种子,小格匀送种子,两格借播种量调节活门联通。耧腿内空,供排种用,有独腿耧、双腿耧和三腿耧之分。使用较多的双腿耧,一般长1.6米,高80厘米,宽40厘米,盛种5公斤左右。可将开沟、播种、覆土3道工序1次完成。2人1畜,日播种10~15亩。

    砘车  由木框和两个石磙组成,石磙距与耧的播幅相等。播种后用人或牲畜牵引,镇压垄沟,防止土壤水分散发。

 

    三、中耕农具

 

    锄  由铁制锄板、锄钩和木制锄柄组成。因自然条件和用途不一,锄板形状有方膀、圆膀、直刃、月牙刃等多种。主要用于田间管理时的中耕除草间苗等,俗称"耪地"。另有一种小锄,其制与大锄相同,仅形体缩小。多为妇幼蹲在菜园间苗使用,俗称菜锄。

   

    四、提水工具

 

    戽斗  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多用柳条或木板做成桶(盆)状,两侧各系两根长绳,2人对面拉绳上下摆荡戽斗,将低处水舀起,甩向高处,用于浇地。

    撑杆  学名"桔槔",又叫吊杆。从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提水浇地的工具,俗称打水架子。由立柱、横杆、配重物、绳子和水桶组成。横杆挂在立柱上(连挂处即为支点),一端用绳子吊水桶,另一端绑配重物。提水时,将挂水桶的一端下拉,使水桶下垂入水,绑配重物的一端随之翘起;水桶装满水后,操作者用较小的力即可将水桶提到地面。

    辘轳  在井旁立一石柱或木头支架,上置横轴,轴上安一圆筒。圆筒一端安装回转曲柄,圆筒面上绕绳。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水桶。转动曲柄,绳子围圆筒缠绕,即可用水桶将井水提到地面。

    其他提水工具  水罐,用陶泥烧制而成。口旁有耳,系罐系,用于提水或挑水;木筲,用窄木板排成,外绕铁箍,耳和抓提横棍均为木制,用于挑水浇地;铁桶(即洋筲),用薄铁皮加工而成,用铁棍弯曲作系,是解放后广泛应用的提水抗旱工具。

 

    五、收打农具

 

     由铁制镰头和木柄组成,有裤镰和钉镰之分。用于收割农作物。

    钐镰  由钐头和长木柄组成,两者夹角约为120度。钐头呈弧形,长40厘米,宽8厘米;柄长1.8至2米。使用时双手握柄,左右摆动割草。草被割断后,靠钐头网架收集在右边的网兜里。适宜在大面积草场使用,割草效率比一般镰刀高数倍。

    铡刀  由铡墩和铡刃组成。铡墩系在一块长方体硬杂木的中间纵向挖一条宽缝,镶上铁片,一端置一小横铁轴(俗称铡钉),铡刃头部装在小横铁轴上,可以绕轴自由转动。使用时,一人坐铡刀旁,将待铡物送入铡刃下,另一人手握铡柄,使铡刃不断地上下起落。多用于切断整捆小麦穗头和饲草。

    碌碡  主要由一长石磙和木框组成。石磙一头略大,一头略小,表面有的光滑,有的带棱,两端面中心各挖一窝眼。木框两侧中间各装一条短轴,两短轴分别插入石磙的两个窝眼内。脱粒前,先将禾穗平摊在场间晾晒,然后用人或牲畜牵引碌碡,石磙在木框内滚动,即可将禾粒碾轧脱落。

    木锨  全为木制,形状与铁锨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场间脱粒后,用其扬洒,飘走糠秕,也用于粮食的翻晒和堆积禾粒。

    木杈  有2股和3股之分。全为木制,多用白腊条、柳木等制成。主要用于农作物秸秆的翻晒、堆垛等。

  连枷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簸箕 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

   扇车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我国已有扬去谷物中的秕糠用的风车(扇车)。欧洲约一千四百年后才有类似的风车。扇车主要用于清除谷物颗粒中的糠秕,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手摇风扇,开启调节门,让谷物缓缓落下,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

 

 

 

    六、粮食加工工具

 

    杵臼  将石块凿出凹槽,把谷物放在槽中,用一根相当重量的下部为椭圆形的石棒或木棒连续入槽舂击,谷壳脱落,再经吹簸便得净米。也可用杵臼粉碎粮食、地瓜干、豆饼等。

    碓  掘地安放一石臼,在支架上装一小横轴,横轴上置一长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圆柱形碓头,用脚连续踏杆的另一端(这一端较短),碓头连续起落,舂击下面臼中的谷物。用碓可以舂掉谷物的壳皮,也可用以粉碎籽粒以成粉状。作用与杵臼相同,却省力而效率高。

     由磨盘和上下两个磨扇组成,均为石制,圆形。上下磨扇靠固定在下扇中央的短轴连在一起,上扇可绕轴转动。上下磨扇接触面制有齿纹方向相反的磨齿,上扇凿有一个或两个磨眼。一般磨的磨扇直径75厘米,上扇厚20厘米,下扇厚18厘米,磨盘直径不超过1米,磨台高75厘米。用1~2人推转或用1头驴拉转上扇,谷物从磨眼徐徐添入,随磨齿均匀散开被磨碎,最后从两个磨扇间夹缝中流到磨盘上。磨分干、湿两大类,干磨磨面粉,湿磨磨糊子(供烙煎饼用)。

      区内使用的碾主要有槽碾、磙碾和石呙碾3种。槽碾:在一根横木的一端装一锥形大石磙,另一端固定在石头立柱上,用手来回推动横木,使石磙在一个梭形石槽中往复运动,碾轧需要粉碎之物;磙碾:由碾盘和碾砣等组成。碾盘多用一块大石打制而成,置于碾台之上,中心固定一立轴。碾砣套在木框内,形似一大碌碡。木框一侧中心挖有一孔,碾盘立轴装在此孔内。磙碾有花碾和光碾之分。花碾是在石磙表面上凿有凹槽或花纹,用于谷物的脱壳去皮。光碾的石滚没有花纹或凹槽,用于粉碎籽粒。使用时,用1~2人推转木框,即带动碾砣绕立轴旋转,碾轧碾盘上的谷物。

      罗底用丝或马尾织成,有密度不同的孔眼 (罗小麦粉者每平方寸38孔,罗玉米粉者每平方寸32孔),镶在木制园框底部。用手来回推拉抖动,即可获得较细面粉。

 

    七、运输工具

 

    两轮大车  用硬杂木制造的牛拉大车。由车轮、车轴、车辕和车厢组成。多为轮转轴不转,少有轴、轮同转者。用以运载禾捆时,车厢前后各装一高木架;运载土杂肥时,车厢前后各装一用荆条编成的半圆档板。50年代后,其车轮为胶轮代替,该车遂淘汰。

    太平车  木制四轮车。车身较矮,车箱呈长方形,车轮为木制,无车辕。把套拴在车的一头,直接由牲畜牵引。没有导向机构,不能拐直弯。该车装卸物品方便,载重量较大,行进慢而稳。

    独轮推车  用硬杂木制造。由车轮、车棚、车把组成。车棚中部装有木架,将车盘分成左右两个载货平台。装载量一般为200公斤,是农村普遍使用的运载工具。50年代以后,车轮由木制改为胶轮。

    二把手车  由车轮、车架、前把、后把组成。除车轴为铁制外,其余均为木制。独轮,轮径较大。前后有辕,2人驾驭:前者拉,掌方向,后者推,掌平衡。载重量700~800公斤,适宜长途运输。

   禾担 一种放在肩上挑物或抬物的工具。一般用木或竹制成,或扁或圆,皆长条形。其扁者,也称扁担。

 

    八、量具

 

   量粮食的器具。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

   量粮食的器具。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九、贮藏器

 

   竹器,大多方底圆口。制作较细致。大的口侧有两耳,常用来盛米谷等物,可容一斛。

   用竹篾﹑荆条﹑稻草等编成的贮粮器具。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

 

http://s7/middle/63cc7eeftc81b23e593e6&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4/middle/63cc7eeftc81b23e270fd&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耒耜:古代原始农业的一种翻地工具。耒是耜上弯的木柄耜,耜是翻土的铁铲子。

http://s1/middle/63cc7eeftc801fbf8fd00&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犁:是土壤耕作的主要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http://s13/middle/63cc7eeftc8020591ed8c&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镢:是汉朝以来重要的起土刨地工具。

http://s3/middle/63cc7eeftc80211d4c0a2&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铲、锹:是插地起土的工具,重要用来开沟、开渠、掘土、铲取什物等。

http://s13/middle/63cc7eeftc802213325bc&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长鑱:为古代的一种犁头,装上弯曲的长木柄,主要用于掘土、翻地。

 

铁锨:可以掘土翻地,也可以平整土地。

http://s5/middle/63cc7eeftc80228b33da4&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耙、耢、耱:整地的工具,以木架与耙齿构成,具有平地、碎土、压实、除草及保墒的作用。

 

http://s5/middle/63cc7eeftc8023484ce04&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1/middle/63cc7eeftc802349babca&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9/middle/63cc7eeftc80234b0c678&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碌碡:一种镇压工具,用石头凿成,长约一米,大小不等,

 

http://s16/middle/63cc7eeftc80238a044ff&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耧车: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http://s7/middle/63cc7eeftc802c9509a46&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3/middle/63cc7eeftc802c96080cc&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2/middle/63cc7eeftc802c9f9341b&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砘车:砘是石砣子;在木轴两端加上石砣为转轮,所以叫砘车。两个石砣用一头牛,四个石砣则是两头牛的挽力。凿石作成圆砣子,直径一尺左右,中间凿个孔穴,使承受转动机件。由畜力牵挽,随着耧种所过沟垅碾压,使种土相密接,就容易出苗。不过也要看土壤的干湿情况怎样,才能决定砘碾时机的早晚。古农法说:耧种后用挞,使沟垅覆土满实。又有由播种人足踩垅底的。这各是一种镇土的方法。不过现在用砘车滚碾沟垅,功效特别快,乃是后人所创制,更为简便妥贴。

 

http://s11/middle/63cc7eeftc802cb6cc93a&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2/middle/63cc7eeftc802cb7824cb&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http://s10/middle/63cc7eeftc802cb857509&690传统农具" TITLE="[转载]十 传统农具"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