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英语走进生活------听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课有感

(2010-08-04 09:29: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让英语走进生活

                  ------听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课有感

                                    扬州市育才小学 徐倩

说起沈峰老师,我以前只是在一些教学类期刊上看到过有关她的文章,从中领略了她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她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在课堂上的幽默和机智。最近看了沈老师的几节录象课,亲眼目睹沈老师的风采,让我感到很兴奋,她的英语课更是让我深受启发,赞叹不已!在沈老师的课堂上,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几点: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

语言的实质是交际,交际的环境是生活。沈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着真实的生活的气息。有一次,沈老师在宝应成功地上了《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8  Let’s go to the park一课。课开始,她通过和孩子们互致问候,为本课教学创设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接着通过: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 to come to Baoying. After class where shall I go? 适时地引导孩子们充当我的导游,从而巧妙地引出新课的内容。通过师生间的集体问候,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了一个英语环境,随后的个别交谈,因为有了有趣的话题,加上老师亲切的体态语言,使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下一步的英语教学创设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随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根据出示的幻灯片,自由编对话: Pleas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 make up some dialogues .

1.你上学要迟到了,只好…….

2.你的同学突然生病了,你和几位同学送他去医院。

3.你和同学本来约好骑自行车去图书馆,忽然天下雨了。

4.你和奶奶本来准备步行去公园,但奶奶累了,只好…….

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了表演。表演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他们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依据情景编演对话,孩子们暂时忘记了课堂,好像就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表演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是有用的,英语就在身边。

二、 教师的人格魅力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安全的课堂氛围,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热情洋溢、欢乐愉快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教师亲切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生动的面部表情,耐心细致的启发,对学生表现出的每一点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学生喜欢了老师,则有可能会参与到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来。真所谓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学生亲睐的老师。在扬州市育才小学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A camping trip一课时,一进课堂,沈老师亲切的问候、灿烂的笑容,都让学生“如沐春风”。而沈老师的“语言魅力”更是吸引了大家!教学之前,沈老师与学生谈论“What do I have?”“You have……”学生们面对陌生的老师、台下成千位观众老师,似乎有些害羞与紧张。当沈老师提出“What do I have?”一个学生小声地说“You have a blue coat. ”“I have only a coat?” 沈老师一句追问引起了哄笑。笑过之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那么拘谨!纷纷举手说“You have……”沈老师的幽默风趣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在教学E部分短文后,沈老师让孩子们谈论自己的玩具。一个学生介绍“I have a doll. It has a name—Lucy.”沈老师对于孩子的回答显示出了非常的肯定“Oh! A good name. My daughter’s name is Lucy, too. But my daughter is not a doll.”课堂上又响了一阵愉悦的笑声。沈老师的课堂是那样地和谐生动。“学英语是件快乐的事!”我想是沈老师的每个学生的心声!
    在南京教育学院大礼堂教授doing housework一课时沈老师一节课不用一个奖品,而用语言和知识和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这是最好的奖品,效果很好:沈老师的幽默还体现在拓展教学资源上,她让学生与听课老师打招呼,和摄影师打招呼,使得What is the man doing?这个问题来的自然、有趣。沈老师很关注学生,一节课下来能记住那么多学生名字。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也在沈老师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学生问她的年龄,一般的老师也许会说:It’s a secret. I can’t tell you.但是沈老师弯下身,悄悄的告诉学生,这一做法神秘又在然,体现外国人的含蓄,不详让别人知道自己隐私的方法;沈老师还在课堂上称呼学生是Mr. Wu、happy、orange,外国人也经常用这样俏皮的称呼,表示亲热。这些做法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体现了老师的自身人格魅力,使学生更加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上学习英语。

三、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或刚学的)句型和词汇主动提出问题,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真实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引出新的话题,主导师生间话轮的保持与转换,使师生间的口语交流不仅自然而且丰富、层层深入。沈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新句型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下面的课堂案例:

S1: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T:   What animals do I like? Can you guess?

             S1:Sorry, I don't know.

             T:   I like mice very much.

             S1:Oh, I see.  

     这里,沈老师并未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通过提出新的问题“Can you guess?”很自然地实现了对话轮的保持,丰富了师生之间会话的语料,增加了师生之间话语交际的深度,也避免了师生会话的单一和乏味。

             S1: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T:   I like mice. Do you like mice?

    这里,沈峰老师通过提出新的问题“Do you like mice?”来转换话轮。

             S1:Yes, I do. I like mice.

                   T:  Why? Why do you like mice?

              S1:.Because mice are very clever and they are very funny.

T: Oh, because mice are very clever and they are very funny.

     当我在与学生交流时,我很可能在学生回答了“Yes, I do. I like mice.”之后结束师生的会话。而沈教师却再一次把会话引向深入,使会话内容更加具体,语料更加丰富,信息更加全面;并通过重复学生的答案,自然、巧妙地纠正了学生话语中的错误。

    上面沈老师的两个教学案例充分说明了: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教学设计中如何安排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按部就班地实话。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握和智慧地运用。作为语言教师,教学的艺术更在于是否能够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自然地引导,使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够控制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沈老师在展示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6A第6单元的《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和第7单元《A letter to a pen friend》这两课也非常精彩。导入部分就很新颖,沈老师利用现场资源让学生向听课老师做“Interview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通过学生主动问老师问题 “What are you doing next week ? What’s your E-mail dress? What’s your QQ number? ” 再把问题得到的消息汇报给在场所有听课老师的形式,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同时很好地渗透了新授内容。接下去的活动设计更是简捷、巧妙、环环相扣,在新授、操练与拓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使得“be going to”的表达变得简单明了。《A letter to a pen friend》这一课沈老师同样以亲切、自然、真诚的对话开始,首先学生介绍他们的英语老师,其次带学生认识她的外国朋友,再次让学生主动问她一些关于她朋友的问题,这样的“信息沟”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动机;引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驱力,所以他们的交流就显得真实又有意义。

沈老师的课堂中语言的拓展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如在操练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个句型时的实录

  1.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class?
    S1: I'm going to the WC.
    T: But where is it? Do you know?
    ( 因为学生是刚被带到上课地点,肯定不认识路)
    S1:Sorry, I don't know.
    T: So, at first, you are going to ...
    S1(略有所悟) ask the way to the toilet first.

2.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class?

S2:I'm going to have rest.

T: Where are you going to have a rest? (lie on the ground or…?)

S2: Sit on the chair.

… (下课后提醒该生Sit on the chair to have a rest)下课后沈老师是真的带领这两个小孩去找wc的,这些也更体现了她的课堂的真实、有效。

从沈老师的课中我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要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来应对课堂上的意外事件,以及灵活应对学生的回答,尽可能地根据课堂教学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与措施。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名师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勤奋钻研、坚持创新;同时要做到心中有每一位学生,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