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绘本教学的探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2011-04-17 15:00:07)
标签:
绘本教学有效性 |
本学期我园围绕“主题背景下的语言活动的有效性”绘本教学开展研究,通过一轮的研究与学习,我们老师对怎样开展绘本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主要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绘本教材的选择与解读
开始的时候我们对绘本教学不太了解,很多老师是盲目的效仿和盲目的跟风,特别是对一些特级教师的教材,把别人的教材拿来就上,也不去考虑自己孩子的特点与自己的教育水平,结果上下来效果不佳。为此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做到:
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经验选择教材,有的教材可以在三个年龄段都可以上,例如:《三只小猪》,要求教师怎样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来设计教材的主要线索。
其次认真解读教材,对绘本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看看那些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及拓展孩子的经验。
二是探究活动目标的确定
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快乐,也给我们的课程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我们这次绘本教学研究,很多教师把目标定位在以老师为主体,以看图讲述的方式去指定目标。后来经过大家的研讨,开始尝试把目标定位在以幼儿为主体,从激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重视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看图、阅读图的技能,关注到绘本的特质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阅读智慧等方面来关注目标的定位。
三是活动过程中的提问策略
由于对教材的分析不够深入,教师对孩子不够了解,因此提问表现为较为封闭,有时完全依赖于教材中的提问,提问不能突破绘本本身的内涵。通过大家对绘本教材的内容挖掘,发现在提问上应该:应该抓住绘本中的重点画面进行深入挖掘,突出主题。教师也应对绘本中的经典画面进行提炼,通过设置疑问,让幼儿进行猜测
四是良好的师幼互动
我们在绘本教学发现,往往整节课孩子说话的机会少,课堂气氛不活跃,为此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教师丰富的表情更能调动幼儿的情绪,促进师幼的互动;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幼儿产生共鸣,让幼儿有话可说,有机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