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醇真的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么?
http://s13/mw690/6a3de623td8d457fd61cc&690
木糖醇口香糖相信大家都看过听过那些广告,特别是一些牌子打出的口号:“无糖口香糖”,更有的说是“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那么,木糖醇真的是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大胆享用的,久违的甜味剂么?
一、木糖醇为什么是甜的?
木糖醇最早作为食品是起源于芬兰。木糖醇是木糖通过简单的氢化还原反应得来的,所以要说木糖醇就要先说说木糖。
http://s16/mw690/6a3de623td8d45f031f9f&690
天然的木糖是一种叫做D-木糖的多糖,溶于水和温热的酒精。它是白色细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图片是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产品,有色差),略带特殊气味和甜味。但是木糖甜度比较低,大概相当于蔗糖的0.4倍,而木糖醇的甜味大致和蔗糖相同,所以通常我们食用的都是木糖醇而非木糖。木糖原料来源非常广泛,稻壳,玉米秸秆都是工业上提取木糖的主要原料。所以大部分工业上都采用木糖加氢的方法来制造木糖醇。
二、木糖醇为什么既甜又可以保护牙齿?
蛀牙(龋齿)的产生,源自口腔内的细菌(龋齿菌)利用糖分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溶解破坏构成牙齿的无机物,从而造成虫洞等龋齿现象。虽然木糖醇虽然带有甜味,但是口腔中的龋齿菌并不能分解利用它,避免了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就达到保护牙齿的作用了。但是,对于已经被破坏了的有了虫洞的牙齿(龋齿),是没有修复作用的。木糖醇保护牙齿,仅仅是断了细菌养料的来路,不会产生新的龋齿,所以不会治愈已经有了洞的牙齿。
三、为什么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木糖醇而不用担心血糖的快速升高呢?
木糖醇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即可直接进入细胞,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不是不能摄取蔗糖等糖类营养物质,而是摄取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及时的代谢掉血液中的糖,从而造成了血糖升得快,降得慢的状况。久而久之,除了必要的饮食外,糖尿病病人一般都是“谈糖色变”的。
食用木糖醇不会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抑制甘油、脂肪酸的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它还具有减肥的功效呢!
既然相对于传统蔗糖,木糖醇有着这么多的优点,那是不是可以完全代替蔗糖,成为糖尿病病人再也不用担心血糖尿糖升高的“宝贝金丹”了呢?
四、美味不可多贪——木糖醇要适量食用;
木糖醇作为一种低聚糖醇存在,虽然在动物体内容易被分解,但是在人体内却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是直接经过空肠黏膜吸收;吸收率很低,一次性大量食用木糖醇容易在肠壁积累,很容易造成渗透性腹泻。而这个食用量的大小目前在医学界没有一个明确标准。有实验数据显示:“每日摄取木糖醇超过平均90克或单次摄取木糖醇超过平均50克,才有可能引发暂时的消化不适反应。”——摘自
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给广州日报记者发来的书面声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以一个急速上升的势头向我们扑面而来。一份来自人民网的相关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同时,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人群达到了1亿4千8百万人,患病率为15.5%。。由此可见,糖尿病人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病人和病人家属中间,而且已经升级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寻找糖尿病人饮食的替代品仅仅是缓兵之计,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患病前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饮食,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把糖尿病扼杀在萌芽之中,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灿烂和辉煌!
随想:写完这篇博文,已经是星光点点。突然回想起了大学的美好时光:实验室—图书馆—教室—宿舍。文章里面一些图片数据资料来自于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稻壳中提取木糖的研究》(指导老师李雪雁博士),以此文作为我营养博客的第一篇文章,感谢在成长中遇到的良师益友,也希望能在营养学的道路上,牢记当年立下的誓言:不忘本心,方得始终。做一个合格的科普工作者,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的美满,幸福!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焦
通
电子邮箱:jtfly1104@126.com
2013年3月26日于北京
原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