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驾鹤:大侠逍遥去,从此江湖远

标签:
金庸逝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代大侠 |
分类: 杂文 |
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查良镛于19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著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其作品更屡被翻拍电影。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有人说:“活着的时候,读者就以亿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仅此一人,就是金庸。”金庸先生在17年里写了14部中、长篇武侠小说,读者遍布全球。而他的这十四部小说,构成了一副对联,可以说是对他人生最好的总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短的十四个字却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些小说被翻盘成电影、电视剧不下90次,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金庸先生执笔数十年为我们圆了一番江湖梦,这个江湖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在金大侠的笔下,我们初识了“银鞍照白马,飒踏如流星”的快意恩仇和“风虎云龙,兴亡只在笑谈中”的壮志豪情:气吞如虎的乔峰带领燕云十八骑勇闯少室山;雪山英豪胡一刀和苗人凤惺惺相惜;刘正风金盆洗手满门尽灭,却依旧与魔教知己曲洋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在金大侠的笔下,我们懂得了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深情和无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漠北之情终究抵不过江南初遇的黄姑娘;“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杨过痴等小龙女十六年的深情让人怅惘;在金大侠的笔下,我们明白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郭靖夫妇十六年如一日镇守襄阳城直至身死人亡,陈近南的愚忠报国两茫茫,顶天立地坦荡荡……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有灵魂和文化积淀的,金庸先生的文字不仅仅是血雨腥风的江湖,他的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他的小说里不仅有人情世故、历史万象、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阴阳八卦,也有他自己生而为人的追求和淡然物外的生死。
天下的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唯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他的文字里充满了荡气回肠的侠义之气和悲恸之美。金庸先生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一个媒体人,最大的理想就是通过报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金庸先生将武侠的社会意义升华了,将其赋予了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大的社会价值,他的武侠是蕴含着深厚家国情怀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的作品无一不是用武侠写出人性,用武侠展现历史,金庸先生用“武”的外壳,写出了“侠”的灵魂,他的小说是有人情味,有灵魂的!陈墨曾这样评价金庸先生:“丰富的人道情怀,是金庸小说的不传之秘。金庸小说复杂多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总是人道情怀。金庸小说博大丰饶而又明亮温暖,也正是因为有其灵动润泽的人道情怀。”
“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们既有如梦时的香甜,也有梦醒时的苦涩,金庸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写出了几代人的侠客梦,如今功成身退,远去江湖。暂以大侠之词纪念大侠: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人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胡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疆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大侠逍遥去,从此江湖远……愿金大侠一路走好!
(Written
By Leo Wei,Sourced By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810/t418275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