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太多的宣传,由郭靖宇监制、蒋家骏执导的最新版《射雕英雄传》提档于1月9日,接替没能过审的《鬼吹灯》在东方卫视播出。没有所谓的大牌明星当红小生花旦演主角,而是选用一众90后小鲜肉,以老戏骨配角带动新面孔主角的形式翻拍,以全新的面貌再现经典武侠巨制。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至今已诞生近60载,作为中国近代武侠小说的巅峰代表作品之一,多年来《射雕英雄传》铸就了几代人深深的武侠梦,曾被翻拍多次。
这部小说好像十分具有改编成电视剧的天赋,1958年小说还没完成之时,就由香港导演胡鹏翻拍电影版。之后又反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1983年黄日华、翁美玲版“射雕”可谓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之后又陆续拍出了张智霖、朱茵,胡歌、林依晨等多个版本,都将观众带入了“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武侠世界。
孩童时代的课桌肚里,除了作业本掩护下的零食,就是小伙伴们私下传阅、借来借去借到边边角角都打卷儿的“非教辅类”书籍:诸如《读者》和《意林》者负责灌输心灵鸡汤、也有《当代歌坛》和《时代影视》此类花花绿绿的娱乐杂志聊明星谈八卦,而负责梦幻与深度的,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彼时手机还是稀罕物,社交网压根影儿都没,无奈被应试机制囚困于牢笼的学生族其实眼界极其有限,除了把青春期的叛逆嚣张应用于和父母顶嘴、同老班怄气之外,大概就是对所谓“自由”放肆却盲目的渴望,而金庸的武侠小说恰好把这种“自由”情结具象化了,驰骋体制束缚外的江湖提供了释放自我、挥洒真实性格的空间;金庸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讴歌自然与流浪、赞美反抗世俗压迫的友谊和爱情,不为居庙堂之高沽名钓誉,但求潇洒快意、精神愉悦,这种解放天性式的对自由的阐释,完全符合大众浪漫、热血的遐想,成为我们某种难以言喻的梦想寄托。
此次翻拍没有什么大咖助阵,监制人蒋家骏说了:天价请大咖不如种白菜!新版《射雕英雄传》力求还原原著精髓,再塑东方武侠世界,受众群体主指90后、00后,以及全年龄段的金庸迷。准确的定位使得最新版的《射雕英雄传》口碑爆棚,首播收视0.532%,网友好评如潮,纷纷表示这是一部良心剧。导演郭靖宇说拍摄的初心是想把剧中那种震撼人心的“民族气节、家国大义”重新展现给当下的年轻人看,向经典致敬,重现武侠情怀。
不仅剧情走心,郭靖宇在取景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电视剧里的景色向来不喜特效。自然景色不仅真实,而且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也是特效做不出的。此版神雕荣膺“九寨沟最佳宣传片”和“最佳武侠PPT”,预告片里多是实景,船行水中,蓉儿一袭白衣,洋溢着“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的仙气。
对自由的憧憬是不以时间流逝、年代更替而转移的,如斯普世理想早已深植于主流心中,成为一种“根本”存在,而抓住“根本”就能抓住灵魂,所以金庸武侠小说不朽。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人人为名、人人为利的时代,但金庸武侠小说IP仍持续升温,它们像一座桥梁,把激情澎湃热血青年的和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合理地连接起来,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包容一次次推陈出新的新翻拍新面孔,则是那些已成过往的故事和形象早就沉淀于记忆,与我们的成长、生命融汇在一起,成为我们理想诉求的宣发出口。
武侠其实是一座心灵故园,虽是故园,却并非颓垣断壁,那里不再有流年逝水的苦痛,只有定格的美丽和感动,化作不褪色的花,在所谓永恒中、在谁也夺不走的记忆里久久地、静静地香。
(Written
By Leo Wei,Sourced By http://pinglun.iqilu.com/weipinglun/wenyu/2017/0323/34632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