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的中考加分政策折射教育不公

标签:
中考加分教育不公教育资源浑水摸鱼赢在起跑线上 |
分类: 影评 |

今年,昆明有超15%的中考生加分,其中农村户口独生子女和少数民族考生占比最大;在呼和浩特,从业10年及以上的环卫工子女可加4分,但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今年银川市的中考加分政策,政策规定来银川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10分)录取,中考加分政策居然与招商投资挂上了钩?这令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不解和愤怒。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加分政策最初是作为一种照顾性、鼓励性的政策,然而,纵观各地中考加分政策,今天的局面可以用“鱼目混珠”来形容,这样的状况估计早就超出了最初政策制定者的预料。通过政策性加分的方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倾斜以保证教育公平,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目前一些地区的中考加分政策越来越有失偏颇,不仅助长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攀比心理,更是使贪污腐败现象滋生。现在加分都能和投资相匹配了,这些有悖公平公正的另类加分政策,难道不能引发我们的重新思考吗?
中考各种加分政策本来是为了弥补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但加分乱象则会触及社会公平正义。由于加分制度本身的设计不严密,对权力制约监督的忽视,运作过程不透明、不公开,致使中考加分政策成为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不公正现象的不断出现,各地曝光的中考加分“丑闻”,致使抱怨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政策制定者们还能够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制度不能全面堵住政策漏洞,不把权钱交易从中考领域中完全驱除,中考公平公正就难以保证,人才的公平选拔和培养从何谈起?!
严格来说,所有加分政策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就因为一分之差,起跑线就被打破,人生舞台如何公平竞技?不同于考场上实打实的较量,获得加分意味着孩子能在考试枪鸣响前出发,与起跑线前的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多加一分就意味着有可能上一所名校,一分之差就可能导致你不能进入理想的高中,在动辄5分甚至10分、20分的加分面前,学生和家长们还能坐得住吗?对于“家长投资500万可加10分”这样的规定,公平的天秤显然向金钱倾斜,向腐败低头!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而不是靠形形色色的加分政策浑水摸鱼。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弥补政策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激励孩子们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释放正能量的加分政策,而不是靠浑水摸鱼、金钱势力就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的有违公平正义的加分政策。加分政策应当是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激励孩子们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的;应当是符合情理,符合法理,符合人间美好情愫的,而不是扭曲教育本质,带偏社会导向的。“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中考加分政策的调整规范值得重新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