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要求,在9月1日至5日暂停所有娱乐性质节目播出。而综艺节目的暂停播放,并不代表大众荧屏的空白,一系列优质抗日题材主旋律剧集的播出,同样起到了抓人眼球的功效。在这其中,近期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黄河在咆哮》就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搜狐娱乐》)
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央视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在大型抗战史诗剧《太行山上》创下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的成绩之后,央视又推出了一部有关于黄河边的抗战史诗——《黄河在咆哮》。
大型抗战电视剧《黄河在咆哮》是由知名导演谷锦云执导,于洋、孙茜、白凡主演。影片讲述了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奉命东渡黄河。郑川率独立团开赴前线,激战平型关、获得嘉奖;而国军失利遭批评,周治国不服郑川。战乱中,郑川与失去音讯的妻子黎英偶遇,在黎英帮助下,独立团突袭机场,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故事。《黄河在咆哮》堪称是近年来荧屏上难得的“战争巨制”,剧集全景式地再现了八路军在山西战场的抗战过程,战争场面多达40%,比重之大,创下了当今国产电视剧之最。
“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黄河之水浩浩汤汤,汹涌澎湃。正是这样的黄河水养育了黄河人。《黄河在咆哮》是一部深深打着山西烙印的作品,该剧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电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而主创团队则是启用了山西籍的庞大阵容。如山西籍的导演谷锦云,编剧张强、周山湖,其主演也是与山西渊源颇深的于洋、孙茜。演员孙茜在采访时就这样说道:“从小生长在黄河边上,没想到有一天能参演一个保卫黄河、保卫家园的戏,这部戏让我有机会去体验当年在黄河边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我想这部剧的导演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与山西有关、与黄河有关的演员,是因为他想让演员将自己对于先烈的敬重和缅怀融入到所饰演人物的灵魂中去,从而更好的演绎一段真实的历史。
这部抗战剧没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鸟语花香,没有“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歌舞升平,甚至没有谈情说爱的儿女情长,更没有嬉耍戏说的情节桥段。这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抗战剧,它真实的再现了那些岁月里黄河边上的狼烟四起、炮火纷飞的岁月。
电视剧开播以来,有些人对于演员所塑造的形象颇有微词,但是我想说的是也许演员刻画的人物并非尽善尽美,但他们是和很多影视作品简单粗暴的“脸谱化”不同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本来就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人。
历史需要人们去铭记,因为只有“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而抗战剧则是最直观反映历史的方式之一。就如演员孙茜说的:“我们有必要拍这些电视剧,让观众记住这段历史”。当然,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抗日神剧不能算入其中。“任何题材的电视剧,特别是关于历史的,都要尽可能还原真实,不要太戏说。因为有很多小孩子对历史的辩证没有清晰的判断。尽管是表演,但还是别太娱乐化,要有艺术责任感。”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让我们用缅怀历史的心态去看这部让你热血喷张的抗战剧;让我们用铭记历史的心态去记住那些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
(2015年09月14日载于人民之声http://www.rmzs.net/4552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