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农合资金频频成为“唐僧肉”?

标签:
新农合套取资金唐僧肉骗保制度漏洞 |
分类: 影评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利民的举措,这项政策为占我国人口总数近2/3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看病的“保命钱”。然而近年来,却经常发生一些人利用管理漏洞和法律缺失,骗取新农合基金的情况。如最近曝出的贵州省毕节市、黔东南州等地均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存在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
本该是“利为民所谋”的惠民好政策却因为制度的漏洞,成为了某些单位或个人“发财致富”的好道路。据《人民日报》报道,在贵州部分地区,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再到私立医院均查出套骗新农合资金的行为,甚至发生医患合谋骗保等现象。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为着这新农合资金能够进入自己的口袋里,五花八门的套保、骗保行为齐上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也就是三种方式,即小病大医、过度检查和“被住院”。这其中的“被住院“更是让人觉得荒谬,就以黔东南州黎平县百姓私立医院为例,该院医护人员搜集农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后编造假病历列入新农合报销;抽查该县岩洞镇岩洞村,有18人未住过院,却被医院护士借证骗取新农合资金2.4万元。这样的“被住院”真真是暴露出医院的利益熏心和以及监管制度的严重漏洞。
对于新农合基金使用的种种问题,黔东南州纪委秘书长吴建良认为,人少事多以及医疗行业较强的专业性,造成监管上存在难题。虽然监管人手不够和专业性的限制是造成新农合资金被蚕食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这毕竟不是根本原因。
当前中国正处于“医改”的进程中,而基层医疗一直以来就是“医改”发展过程里的重中之重。因为“民者,万事之本也”,而医疗是民生的重要保障。新农合资金是“医改”进程里的重大尝试,也是为国为民的好政策。新农合制度是百姓心中的民生工程,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的保命钱。新农合资金被贪污、套取的现象不仅损害农民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如何才能让这项政策不被“算计”,还新农合资金于民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另外还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