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国大脑”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标签:
中国大脑人能智能科技革命人脑计划李彦宏 |
分类: 影评 |

“这个项目是要做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把相应大规模的服务全集中建立起来,并开放给科研机构、民企、国企、创业者等社会各个层面,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尝试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机器人等。”(3月4号
《人民政协网》 )
“中国大脑”提议的背后是对技术革新的迫切需求,这是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李彦宏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不同研究领域开放平台资源,高效对接社会资源,依托统一平台协同创新。
新的技术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获得发展,人工智能可以说是一次技术革命。它的优越性和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了经济领域。如去年德勤DUP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列举了可以被人工智能影响的八大经济领域。其次,人工智能几乎会为所有行业带来创新和变革。同时,人工智能又是许多国家的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撑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扶持,他们的一些相关部门也正在与科技公司开展积极合作。如欧盟的“人脑计划”、
谷歌和DARPA的机器人、美国的“IBM和DARPA的类脑芯片”、 NASA和奇点大学的合作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对经济领域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李彦宏此次提出的“中国大脑”的计划可以说是正是时候。“中国大脑”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基础设施。而且“中国大脑”需要创新而不是一味的遵循传统,就如李彦宏所说:“对于这个项目,我不仅希望像发改委这样的传统政府部门介入进来,也希望中国的军方可以介入。军队在技术创新上一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很多创新都是在战争时期产生飞跃的发展。”
必须要承认的是这应该是用国家的力量去做一个大的项目,就是跟人工智能相关的这样的大项目,从而带动整体的创新。政府还应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建立一个公开平台,提供人工智能方面的基本资源和公共服务。建立“中国大脑”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惠国也是惠民。比如互联网与传统医疗的拥抱,推动网络挂号,让病人找到最合适的医生,解决“挂号难”的问题。
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当前,人工智能正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期,欧美等国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加紧布局。因此,我国也需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重视,以更好地方式完成社会和经济的创新型转型。体验一个由前沿技术和科技公司带来变革的未来。
(2015年03月06日载于长江时评 http://news.cjn.cn/cjsp/dp/201503/t2618780.htm)
前一篇:“干部档案造假”源于权力跋扈
后一篇:儿歌之百首:开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