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不能只是一场“脱口秀”

标签:
人大监督脱口秀四川德阳监督平台创新检阅考察 |
分类: 影评 |

“脱口秀”之风轻拂官场?据报道,2月11日下午,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24次会议上,该市经信委、环保局、发改委等8部门“一把手”依次登台述职汇报,作了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而以“脱口秀”报告替代书面述职,是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负责人工作的创新检阅考察。(2月17日《新京报》
)
人大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的监督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强制性权力。人大的监督权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权利的表现。从人大监督权的构成因素看,它包括知情权、检查权、审议权和处置权四方面的权力。
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的这次述职创新,将以往的书面述职改成了脱稿的“脱口秀“报告。”说的人“是重要官员,”听的人“是会议组成人员和市民。这次的”脱口秀“报告可以说是非常的吸引眼球,博得了关注。此次的述职报告精心设计了五个环节:(一)确定口头汇报对象(二)汇报年度工作计划(三)汇报上一年工作成果(四)测评“一把手”的工作(五)满意率低将被约谈。这五个环节可以说是德阳市会对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创新检阅考察和监督鞭策。
但是仅仅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式的述职演讲真的可以实现人大监督的职能吗?毕竟说与做还是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差别。10分钟的述职演讲,并不能真正的检测出施政思路和执政能力。面对这种“脱口秀”式的述职报告,很多的官员可能会将汇报工作思路和年度述职等“脱口秀”材料任务转嫁秘书,自己只用强行记忆。至于实际工作表现,则另当别论。因此,其真实作用还有待观察。
再者“一把手”汇报的内容,仅以摘要形式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公开,影响也有限。如果能以网络、电视直播等形式出现,让全体市民一起旁听,那传导给一把手的压力,想必也会更大一些。那么汇报的内容就不会是“花架子”了,而是全民一起监督实施的工作了。让市民参与能带来更多的压力和动力,使述职报告不再只是口头上或是书面上的计划,而是必须要实践和做好的工作。
人大监督一直存在监督重点不突出、监督手段乏力、监督形式化效果不理想、工作范围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而加强和改进监督手段和力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此次四川德阳市的人大述职报告的改革创新如果可以避免其“娱乐化”的倾向和“形式化”的问题,那么将会给人大监督的形式带来新的思路。
人大监督不能只是注重形式和吸引眼球,而更应该与执法检查、工作视察与工作汇报统筹并施,将调研、考察与述职加以结合。更好的利用这一监督平台来实现以法为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目标。
(2015年02月25日载于多彩贵州网评论 http://comment.gog.cn/system/2015/02/25/014130214.shtml)
前一篇:鹊桥仙·鱼湖赞
后一篇:整治“假唱”从春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