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程晓堂教授新课程培训讲座有感----2012年暑期培训感想之三

(2012-08-19 20:42:28)
标签:

杂谈

听程晓堂教授新课程培训讲座有感------2012年暑期培训感想之三

梯门中学 陈越

2012/7/23

2012年7月23-26日,我参加了在泰安市举办的全国第九届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新课程高级研修班培训会,有幸聆听了北师大外文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讲座。这次讲座对我来说震撼很大。在这以前,我也多次听到程教授的讲座,但那些都是为研修准备的视频,缺少学员的互动,效果并没有理想的那么好。这次程教授亲临现场,为我们解读新课标.面对面的研讨不但让我大开了眼界,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球迷们愿意花很多钱去比赛现场观战,而不是泡在电视跟前。听专家讲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程教授的讲座主要是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近几个月来,在和林洪老师,孟雁君老师等的在线研讨中,也没少探讨了关于《课程标准》(2011版)的内容,但是,由于网络和时间的限制,虽然我们每次研讨都超时、“拖堂”,但讨论得总不是那么尽兴,有些问题觉得知道了,又似乎不那么透彻。而这次长达三个小时的现场培训,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对课程标准,还有很多没有探寻的领域。

程教授的讲座内容大体涉及到课标的整体修订情况、课程性质方面的修订、课程理念的修订、课程实施方面的修订、课程其他方面的修订等几大板块。

一、     课标的整体修订情况

程教授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实验稿是从2001年开始实验的。经过两年之后,到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对课标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到2011年完成修订工作。20121月,老师们期待已久的《课程标准(2011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通过程教授的说明,我们才知道,课标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的心血,走过了一段长达十年的不断被探索、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二、     关于课程性质方面的修订

以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虽然也知道英语是一门工具,但是对课标的人文性的认识很不够,很多老师上英语课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程教授在解读中告诉我们修订版的课标更加突出体现课程的意义:对国家发展的意义以及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更加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英语在为学生打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程教授分别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般我们老师们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英语是一门交流的工具而已,通过程教授对工具性的解读,我认识到英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让学生打好基础,形成交际、发展能力方面的任务,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还要让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能够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学科,促进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程教授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在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里,tabledesk的区别不在于桌子是什么样子的或者什么材料制作的,而是在于它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功用。这就是说,学习了英语,看世界就多了一个角度,关于对英语概念的理解,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概念也代表了一种思维。关于人文性,程教授强调了英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对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促进作用。程教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解读,也激活了参训教师的多角度思维,让广大一线教师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

三、    关于课程理念

关于英语课程的六大理念的解读,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原来一直认为学习英语短时间就可以奏效,并对于学生的进步不大感到非常困惑。通过程教授的解读我才认识到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的确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积累才行,而且渐进性和持续性也是课标分级标准制定的依据。九个级别的表述层层递进,正是体现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也为我们一线教师合理、稳步、扎实、持续地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指导。

在谈到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时,程教授特别提到要综合运用语言,而不要孤立地去学习英语的某个方面。他举了个例子:长元音的发音长短问题。在单讲长元音时,我们老师们总是有意识地把长元音发得长一些,而且不断地和与之相对的短元音进行区别。但是长短音如果放到句子里还有多大的意义呢?就像It’s a ruler.这个句子,句中rulerU的发音是否真的就长了呢?还有Is this a book? 为了读出book这个升调,我们是不是已经有意识地把短元音U拉长了呢? 所以他说长短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句子或是具体语境中,这种区别便不那么明显或者没有必要区分了,这就是要关注语言综合运用的重要性。修订版的课标仍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情”为主线,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发展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    关于资源开发渠道方面

程教授在做这一方面解读的时候,给我们介绍了国外语言教育的状况,如:语言学习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它不仅仅具有表意功能,而且还建构意义、语言一定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等等。这给了我很多教学理念方面的启示。

五、     关于课程实施方面的修订

程教授指出,在修订过程中,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体现在课程实施上,课标充分体现了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专家、一线教师关于课程实施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了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以后的英语教学意义深远。

六、     关于其他方面的修订

程教授简要介绍了课标其他方面的修订,他特别指出把音标写入课标、增加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分析。

    最后,程教授又为我们进行了实例解读,因为我们是初中教师培训,他着重讲了分级标准的总体特征和五级分级标准中的(语法),突出了语法的表意功能而不是语法的结构。我想,程教授之所以突出讲语法的修订,是为了纠正很多教师在课程实施以来对课标的错误理解,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淡化语法。 这种偏见让不少老师在教学中走了弯路,程教授对语法的解读及时纠正了这一点。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关于比较等级的学习,新课标强调的不是比较级的语言结构,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去比较人(人的身高、体重、性格等)、事物等的表达方式。

本次新课程的培训,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了我不少启示,他不但让我重新认识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深刻内涵,更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课程标准就那么薄薄的一小本,但是,我们每一次的阅读、参加的每一次培训都会引发我们一些新的思考。对课标的学习是这样,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真正沉下心来,潜心学习。这样我们对教学才会真正悟出一些“味道”来。

附:参加全国第九届英语骨干教师新课程高级研修班培训会会议现场手机拍照:

 

开会之前同事用手机给我拍照1

http://s9/middle/6a3c768fhc7c1296374e8&690

http://s10/middle/6a3c768fhc7c12a924619&690
 

开幕式上教育部领导乔玉全讲话、右边紧邻的是北师大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其他领导还有刘兆义老师、课标组张连仲教授、双语报刘鹰老师等 http://s5/middle/6a3c768fhc7c12e8b4564&690

  

会议期间,程晓堂教授受北师大外文学院党委书记林洪之托,将2012版新目标英语教科书亲自送到我的手中,为的是我给东平县教师全员培训解读新目标教材时可以做一个新旧教材的衔接分析,感谢程教授、林洪教授和人教版的专家对我县英语教育的支持

http://s9/middle/6a3c768fhc7c13cb1b518&690

 

 

刘鹰、张连仲、刘兆义老师等晚上和我们对话

http://s12/middle/6a3c768fhc7c138a41e5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