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雯雯打预防针

(2010-09-30 13:57:32)
标签:

育儿

宝宝

注意力

自我认知

乙肝疫苗

情感

分类: 成长日志

  六个月的雯雯要打乙肝疫苗了,早上要起早准备出门的行装,要知道每次出门她花的时间最多了,首先要吃完第二次奶子才可以换衣服出门,要不说不定走到那里又饿的哭了

  昨天我还在担心怎么把雯雯抱去医院呢?虽然路不是很远,但小孩子打针真不能让人看到,有些小孩子看到大夫就哭,那种哭声真叫人听的揪心着,所以每次都有姐姐陪着,到医院都是她抱着雯雯的,可今天她们都要上班的,不过每次担心的时候都会有好消息的,早上10点姐夫回来了,原来他们昨天晚上就想好今天帮忙的,只是没有告诉我而已了,这下就不用担心了,因为还有姐姐一会也会赶来的。

  雯雯一路上看来很高兴的,还笑的咯咯咯的,她以为要带她去玩呢。小雯雯呀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一会可以哭的时候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EN00SIGG.gif雯雯要坚强,在这时我们就逗雯雯玩让她尽量不要太专注于其他宝宝的哭声。其实我想快点到我们,另一方面又害怕大夫叫我们的名字,很是为雯雯担心,怕她痛。可是总会排到我们的,看着长长的针头刺入宝宝娇嫩的肌肤,更是刺进了我们的心里,开始还是没有哭,后面拔针的时候终于委屈的哭出了声,只是小一会就忘记了,又笑了,雯雯打针,更多地牵动着我们关爱的神经,体验着复杂的情感。

 回来刚找到了宝宝打针恐惧舒缓策略,如果家里同样有宝宝的可以看看,以后就不那么担心了:
面临打针的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事先充分的准备远远胜过临时的安抚。这里推荐5个小策略,您不妨试一试。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生病本身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而打针可以帮助宝宝解脱出来。你可以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引发宝宝对打针的期待。
  游戏也是提高宝宝认识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认识社会生活本身,更能够通过游戏释放紧张的情绪。平时,你可以和宝宝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你做病人,在宝宝的针头“戳入”“病人”的肌体时,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情绪上对打针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针治病的意义。如果你装作很疼的样子,还会招来宝宝的笑声,这种对生活本身逼真的临摹使得亲子双方的感觉一下子通透了,也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了。
  2.努力营造宝宝熟悉的场景。宝宝去打针时,最好爸爸妈妈双方都去,父母和宝宝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有宝宝依恋的对象都在场,会让宝宝从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宝宝到哪里都要带上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这时候不妨也带上,那也是宝宝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能安抚他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宝宝更适用。
  3.转移注意力。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轻松的小笑话、小故事在打针的时候讲,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故事所讲述的的场景中去,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痛感;你平静、有力的抚慰也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4.给宝宝传递勇敢、快乐的正面期望。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坚强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往往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5.和医生进行交流。告诉医生宝宝的兴趣点,以便在打针时和宝宝进行交流。虽然医生和宝宝并不熟悉,可是来自陌生人尤其是医生的夸奖非常有用。在宝宝自我形象的确立中,他会觉得非常自豪:“连医生都说我勇敢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