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教育的教育原则和注意事项

(2010-08-13 16:5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的教育原则和注意事项

教育原则:

首先,注重环境构成,设计一些里适合儿童的感觉教育工具;

其次,为了使幼儿能集中注意某一刺激点,等积累一连串的感官经验后,再联合各种已经比较敏锐的感觉来理解概念,要把感官教具中提供的各种感官经验进行分离,使其孤立化。早期实验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 1832-1920)指出:把复杂的现象分成各种最小元素,再以这些元素的统合来说明现实复杂的现象。

最后,还需呀将感觉到的属性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食物是丰富多彩且纷繁复杂的,如果将这些事物以形态、色彩或数目等形式加以分类并表达出来,则可使围绕在周围的混沌世界组建形成有秩序的状态,如此,印象明确,条理清晰,将自己的经验转述给他人也会容易多了。当儿童获得对物体的正确认识之后,则可用塞根的“三阶段教学法”,把所接受到的刺激与名称结合在一起,形成概念。

通过以上感觉教育,儿童不仅认识了物质特性,发展了感知能力,不仅形成了概念,为逻辑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还发展了他们的精细动作,提高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专注力、独立性和秩序感。

 

三阶段教学法:

 

延伸操作:

 

注意事项:

感觉教育是进行语言、数学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对幼儿有计划地进行感觉教育。2~3岁新生第一个半年,以不太需要老师提示的日常生活练习为主要内容,等幼儿逐渐熟悉之后,才开始真正的日常生活练习。三岁左右以感觉教育为重点。四岁,感觉教育有一定基础后,在进入语言、数学、科学文化教育,但只要幼儿对感官练习仍有兴趣,即使年龄增长,仍然可以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活动。

要想让幼儿自立,就必须从日常生活教育入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基本的生活与运动能力,培养忍耐包容等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与老师和其他幼儿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并注意培养一下品质:

会正确搬运教具和物品;

每班只有一套教具,学会耐心等候,习惯与轮流使用的工作方式;

自由选择教具,在选择教具时,能依自主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

自己填写上学签到表,养成准时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能接受老师提示或朋友间的帮助。

在儿童使用这些教具的过程中,家长或导师要特别关注孩子是如何使用这些教具的,这些教具又能引起孩子什么样的反应,孩子们又是如何反复地使用这些教具,这些教具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带来哪些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