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医学的随思(1)

(2015-10-24 16:36:11)
标签:

杂谈

       鉴于心理偏差,现代医学偶然的失败以及各种替代医学偶尔的成功都容易成为新闻事件。比如微生物学说和抗生素的巨大成功,使得耐药菌很容易成为头条新闻。遗憾的是一些完全缺乏基础认知的人将之视为现代医学的失败。仿佛如果我们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或者如果不去对抗它,它们就能和我们相安无事了似的。
        毋庸置疑当前的医学科学仍然稚嫩,虽然许多疾病的病因已经明确或者有了基础(如肿瘤等)。但尚有各种病因模糊的疾病或难以被诊断为疾病的“疾病”,各种替代医学经常会获得这类“患者”的口碑。这是现代医学刻意抛弃安慰剂效应,总是试图去寻找确切的病因所必然面对的尴尬局面。
        对各种莫名其妙的“小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现代医学无法给出诊断,作为现代医学的从业者,绝大多数不会大概也不敢随意使用安慰剂治疗,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伦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潜在的法律风险。只有极少数国家的高年资医生在调查报告中坦承自己会进行善意的欺骗式治疗。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读者而言,如果愿意了解现代医学,那么诊疗手册一类的读物,其实没有太大价值。虽然慢性病患者通过长期的自我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和专家平等对话的资格,但这毕竟早已不是久病成良医的时代了。获取特定医学信息,通常只能用来筛掉完全不合格的医生,并非自己就能成为医生了。
        今天要成为合法的医生即需要特定的基础也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而这两者的结合,即便是从业者对此都存在普遍性误解,轻基础重实践普遍存在,毕竟很少有模范患者会严格按照考试题上的方式来生病的。另一方面,不断更新的指南要求医生跟上新的潮流和进展,即便它违背个人经验,除非你能推翻它。
        医学中充满不确定性,但遗憾的是医学科普中通常不愿谈论这一点,而更愿意展示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科幻般的未来美景。由于缺乏对疾病复杂性的常识普及,使得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骗子神医迎合患者的焦虑和渴望,另一方面则是对医生的求全责备,使得保守式治疗成为有一点年资的医生的保全自身的唯一办法。
        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本该是对抗疾病的天然盟友,如果我们能对机体的复杂性有基本的共识,并且相信医生会遵循职业道德并且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只能通过政府的管理来从概率上实现,各种制度和继续教育考核等)。医学科普和医改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为实现这一盟友关系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