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美的陷阱

(2015-09-13 03:41:48)
标签:

杂谈

 既然生物钟紊乱,那就只好脑洞了。

        本文不讨论什么是美,无论怎么定义美,对美的追逐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已是共识。但为什么人们愿意付出时间和代价去追逐美?也许是当潮流兴起之后,不愿从众者,最后只能黯然退场,就像拒绝大尾巴的雄性孔雀,这样的特意独行者,你是看不到的,因为它们都绝种了。
        但除了完全的偶然之外,美究竟有没有啥真正对生物有益的东西?那最有可能的答案则是,健康和美之间的关系。要理解这一点倒也不困难,想象一个严重营养不良、疾病缠身、在加上寄生虫的折磨的个体,落到如此糟糕的境地,大概怎么也美不起来了。在这种观点下,美和健康合二为一,对美的追求也就转变为对健康的追求,毕竟很早很早以前,也没今天这些医学仪器来对健康进行评估。于是,神经系统演化出一套特定的模式(审美),用这套模式来评估健康程度。一旦符合这套模式的潜在配偶个体出现,于是相关神经元被激活,让你感受到被吸引,而不是给你提供一份体检般的清单,因为反正你也看不懂清单。它只会直接激活相关的神经元核团,让你眼睛一亮,开始魂不守舍,它就功成拂衣去,深藏身和名,独留下你辗转反侧,受尽折磨。
        而这套模式只需比随机选择模式,闭眼跳坑模式,关了灯都一样的模式等等,在后代的生存和繁衍属性上稍微强一点点,那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它就会被演化所青睐,把上述那些模式统统淘汰出局,最终不仅审美白痴慢慢绝种了,而且传承了这套审美系统的男女个个都长出了一双特别擅长发现不美的眼睛。于是,个体彻底卷入了一场美的军备禁赛,无法自拔,哪怕这与初衷已经错乱了十万八千里。这一点看看今天的围绕着美的巨大产业链,就知道竞赛的激烈程度已经和健康八竿子都打不到的距离。
        如果我们认可,在很久很久以前,审美模式就是这么演化出来的,归根结底这是一套快速的模糊评估,那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对人体有了更深刻认识的今天,我们又何必非要让自己去玩这个审美的game不可?
        演化心理学的结论,如果是对的,那它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得具有启发反思的效果,否则我们大概就会像可笑的孔雀那样,把自己搞到生存的极限状态上去,无法自拔。在这个连肋骨都随便取的时代,部分人已经超越雄性孔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