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因何而死?(1)

(2015-01-02 20:06:23)
标签:

杂谈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妨秉烛游。

———— 东汉 无名氏 

http://upload.365jilin.com/2015/0102/1420161707420.jpg

     人类的死亡,在大多数时候是一场悲剧,而悲剧中的悲剧,则是年轻的生命,在还没有盛开的时候,猝然离世,死于纯粹的意外因素。 在我没有成为父亲之前,我畏惧自己的死亡,当我成为父亲之后,我则开始焦虑任何可能让我孩子陷入生死危机的因素。

   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最终我会死,我的孩子当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如果说,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上,有什么事,必然会发生的话,那毫无疑问,我们都会死,是所有人的共识。考察起来,多数人的死亡,或者是因为某种意外或者死于某种疾病。这些因素难道不可克服,或者尽量避免? 

从历史的角度看,今天生活在技术之光祝福的人类群体,死于意外和疾病的可能性已经大幅度下降,这可能严重地违背我们的直觉。但是,按照大英百科全书中的数据,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是非常惊人的。在新石器时代,老祖宗们的平均寿命约为20岁,而曾经创建过辉煌文明的古罗马时期,平均寿命大概也就28岁。而现在,即便在安哥拉那种国度中,平均寿命也已经达到了38.2岁。而中国的数据大概是73.5岁,按照卫生部的计划,到2020年,要将这个数据提高到77岁。 

 http://ww1/large/6a351f83gw1envfcuhnw0j21hr0j4n4w.jpg    我们改造了自己的环境,驱逐了猛兽,让这些曾经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沦为弱势,驯化了植物,并大规模地种植它们,发展出种种预警和救灾系统,都毫无疑问地增加了我们的平均寿命。虽然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今天有可能死于电、死于火以及死于交通事故等等。但总的来说,比起腥牙血爪的大自然,这些新增的威胁,对平均寿命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政策,也对平均寿命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哥拉的平均寿命,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中一半甚至更多的人,无法得到干净的水这不是在说,几十年后患癌的可能性,而是每一天你可能都处于危险之中,尤其对幼儿来说,每一次腹泻,都是生死的分界线,而考验发生得太频繁 

虽然每周每个月每年都有一些耸人听闻的医学上的突破性新闻,这可能会带来一种虚幻的乐观,如果未来的医学能够治愈每一种疾病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可能不死?事实上,高精尖的医学技术,如器官移植、干细胞技术等等,对提高平均寿命而言,用处不大。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辈子都用不到或者用不起那些尖端医学技术。它们或许能改变个别人的命运,让那些人有机会活到平均寿命或者稍微超过一些,但这些技术不能创造真正的奇迹。 

此前,平均寿命的提高,首先是因为你我活过五岁、十岁的概率大幅度上升了。无论是来自中国的研究数据还是对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提高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人群平均寿命的第一次提高,来自于解决基本的温饱。其次是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使得发病率下降。如,干净的水(也可以来自后期的加工,比如简单的煮开)、下水道、厕所等等设施的出现,然后是疫苗的问世和消毒剂以及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外科创伤急救的进步等。虽然,新药不断出现,但对平均寿命的贡献而言,最重要的药物大概是控制血压的药物,这一点只需要了解常见死因就可以知道。 

2014年5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统计和信息系统部主任泰斯•鲍尔玛(Ties Boerma)在日内瓦会议上指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冠心病,其次是肺炎,第三是中风,之后是早产、腹泻、艾滋病。在造成死亡的因素方面有非常大的变化,进步最大的是减少了麻疹造成的死亡,与2000年相比,麻疹导致的寿命损失减少了79%,疟疾和结核病导致的寿命损失分别下降了32%,肺炎方面下降了30% 。但也有一些原因导致的寿命损失在上升,例如与2000年相比,中风导致的寿命损失上升了12%,道路交通伤害上升了14%,冠心病上升了16%。因此,在应对传染疾病方面,我们的确取得了进步,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各个国家所处的阶段不同,但无论怎样都要通过普及全民保健来加以应对。”

http://ww3/large/6a351f83gw1envfeyhvg6j20dc0dcta3.jpg       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的报告中显示,中国人的五大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首先是因为平均寿命增加,要想进一步提高数据,需要个人和政府两方面都做出改变。比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方面依赖于宣传,另一方面也得有更方便锻炼的场地;戒烟,避免二手烟的伤害等,这也依赖公共场合禁烟政策以及戒烟药物纳入医保范畴等;当然,还有就是环境污染的治理,首当其冲的是空气、水和食物安全,尤其是空气污染等等。 

如今地球上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大约83岁,这一数据还能继续提高多少?我们的身体似乎存在一个极限寿命,虽然到底是多少,依然众说纷纭,从120岁到1200岁,跨度极大,但都有信徒们相信。我们都知道,百米短跑成绩,一定有一个极限值,但我们不清楚的是,此前的运动员们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值,以至于再也没有人能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毕竟在博尔特横空出世之前,没人想到过,他还能把记录缩短0.11秒。 

http://ww1/large/6a351f83gw1envffrtiikj20sg0lcaf1.jpg       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努力健身,不沾烟酒,膳食平衡,生活在空气清新,水质甘甜,食物安全,没有意外事故的地方,我们有希望一直活下去吗?答案大概是不能,除非我们找到摆脱“冈珀茨的诅咒”(冈珀茨死亡率定律)的办法。 

1825年,自学成才的英国数学家和保险公司精算师,本杰明·冈珀茨,在抛开个体千奇百怪的死亡方式后,他发现了一个简单而惊人的群体死亡率变化模式,大致上每过八年,保险人的死亡风险就翻一番,这意味着人寿保险公司必须调整收费策略。保险公司,当然早就知道,不管年龄对所有人都收取同样的保费,既不公平还容易亏本。有了冈珀茨死亡率定律,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费率策略可以用了。 

http://ww3/large/6a351f83gw1envfg8wuj9j20hc0cz0t8.jpg

冈珀茨的诅咒”,在其它的一些社会和群体中也被一再证实。如神经生物学家费契(Caleb Finch)发现死亡率翻倍所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人群中也大致相似,它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妇女之中,也出现在二战时期澳大利亚的百姓身上,甚至出现在二战的战俘营中。更多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国家,双倍死亡率时间约有不同,从7年到10年不等,同时对实验动物的研究也显示,它们同样拥有这个诅咒,比如,果蝇的死亡率翻倍时间是10天,而老鼠则大约是三个月。总之,你明年的死亡风险不是和今年相等,而是会持续增长,并且它是按指数方式增长的! 

当然,我们的死亡风险并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持续增加的,事实上,它大致是一个左低右高的V字线。这张图显示爱尔兰男女在不同年龄的死亡风险,不同国家的图形大体相似,只是具体的数字会有波动。

http://ww1/large/6a351f83gw1envfib4yalg20r50godfu.gif    从图形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我们的死亡风险的最低大致出现在10岁左右,然后有一个陡升的时期,男性表现得更加明显。生物学家把12~23岁男性死亡率的陡升期,命名为雄性激素痴呆(testosterone dementia),这一时期,差不多2/3的男性死亡原因是意外和自杀。不知什么原因,男性死亡风险从受精卵开始就一直比女性高,而正常情况下,男宝宝的出生率也约高于女宝宝,人口学家认为这个比例大致在105:100。超过这个比例,就需要额外的解释了。当激情的青春成为甜蜜的过去后,男性的死亡风险就正式迈上大约每八年翻番的节奏,实际上女性也如此,但从始至终,男性的死亡风险总是比女性高大约一倍,最终的结果就是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比男性长5~7岁左右。或者换句话说,每有一个活到百岁的男人,那就一定会有2~4个活到百岁的女人。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死亡风险始终维持在10岁左右的最低值上(比如0.0001),也即自此之后这条线走平,而不是翻着倍的往上升,我们的寿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出生率没有异常波动的话,这大概意味着每1万人中大约就会有1个人有机会活到1万岁!现在,你知道了,要想革命性的大幅增加人类平均寿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吗?是的,我们得找到一个办法,降低基础死亡率,并尽可能让它维持在低水平上。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