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当我在课堂上说到爱的物质基础时,下面的同学们,总是多多少少认为,这是对爱的某种错误解读。但有趣的是,随层次不同,从宏观到微观,学生们的抵触情绪有明显变化,遵循一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当我说先有性别分化,有男有女,这是爱情的物质基础。(注:即便男同女同也得先有男有女)对于这个物质基础,所有人都很认同。进一步的我说,还得有一个足够复杂的大脑,才能处理情感问题,这一点也几乎不会有抵触情绪。但当我说,还得有一些特别的大脑中枢核团,以及相应的神经递质、激素,如多巴胺、催产素,后叶加压素等,是产生和感知爱情的物质基础时,许多学生就开始接受不能了。
前一篇:致命的“鸡汤”
后一篇:情人节随感,你的依恋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