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http://s2/middle/6a34f610ga9adaeee7321&690&690
子翔最近出现了哭闹敏感,持续了有一个礼拜了,动辄就用哭闹来表示他的不满和不愿意,最近真是被搞得有些头大,记下来,看看这敏感期如何顺利帮他度过,妈妈有些糊涂,他这算是哭闹敏感还是执拗敏感抑或是逆反敏感?来看看实例吧!
实例一:早晨6点子翔还没起来,可是一直在呜呜的哭,妈妈碰他他就哭得更大声并且推开妈妈。过了好久才允许妈妈摸摸他,可是还是哭,问他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要喝水,这下不得了,哭得更大声了。
实例二:早晨起床后一直是先喝水再喝牛奶,一个礼拜了,早上起床子翔都拒绝先喝水。妈妈耐心地告诉他早晨起来一定要先喝水再喝牛奶,子翔突然就怒了,今天早上尤其明显,妈妈拿着水杯并没有递到他嘴边,妈妈这样做主要是想让他自己主动喝而不是强迫他喝。子翔拿起水杯的盖子很不满的要盖上,没有准确盖上后子翔突然大哭并且生气地把杯盖扔掉然后用手来推开妈妈的手。说实话,妈妈有些恼火,可是妈妈一直认为发火是最不明智的,妈妈深呼吸一下然后不说话。过了一分钟似乎我们都平静下来了,妈妈当作没有发生刚才那件事把水杯重新递过去,子翔这次没有推开而是捧着杯子咕咕的喝起水来。
实例三:这一个礼拜好几次吃饭都要哭,喂一口就一边摇头一边哭。明摆着是他不愿意吃饭,基本上到了他很不愿意一直哭的时候妈妈也不勉强了。
实例四:带子翔外出子翔也会哭,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去到超市哭着闹着要吃冰棒或者冰冻的酸奶。冰棒妈妈是坚决不让吃的,酸奶通常也会去找到有试吃的地方拿一点给他,可是一点点他不并不满足,于是继续哭。在这种时候子翔是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非要得到不可的样子,无论拿什么哄他都不肯,转移注意力也根本行不通,就是非要得到不可。妈妈大部分时候选择的是什么也不说推着车子带他离开超市。
实例五:在家里他要爬上餐桌拿东西,如果把他抱下来他哭。转移注意力这种办法已经不是办法了,不给的话他就一直惦记着。不过妈妈发现子翔在妈妈面前不会闹太久,大概是知道无望吧,可是家里人多,子翔爸面对他这种哭闹都会烦继而大声说他,其他的人则是去哄他。妈妈觉得这都不是办法,哄的话只会令他更无法无天,想要什么都拿哭来要挟大人;对他发怒更不可行,需知孩子的敏感期我们大人要耐心,发怒的结果很可能会使得他更叛逆或者从此变得‘乖巧’,而这种‘乖巧’是最可怕的。
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意愿,妈妈在网上找了些资料,似乎觉得执拗更符合子翔的行为。
资料参考:
我们的孩子们现在大多都在3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中,他们表现出的共同点就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做事,而这些要求在大人们看来往往是无法理喻的,但是,如果孩子们要求得不满足,他们又会大哭大闹。”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家长一般理解为“胡闹或是任性”,但这其实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就是“执拗敏感期”。 那么孩子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为会表现得性格急躁、乱发脾气,还那么“拧”呢?那是因为3周岁前孩子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孩子们做某些事时,在他的头脑中会形成预先的“设想”,这些如果有人打破他设想,他就会发火。
一、执拗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执拗敏感期的儿童,喜欢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尽管有时候这种意愿看起来是“不可理喻”的胡闹,但一旦被拒绝,就会烦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难以平息。一言以蔽之,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喜欢胡闹而且比任何时候都任性”。
这一点子翔最近表现得真是淋漓尽致,比如吃饭,非要自己吃,但他自己只是在玩饭,妈妈着急的把饭喂进他嘴里他就用哭来反抗。妈妈现在采取的办法是,从现在起就让他自己吃,能不能吃饱就看他自己了,反正这是他想要的。
二、关于执拗敏感期的成因
1、6岁之前的孩子,在做某些事之前,他的大脑中就有一个特定的办事程序,且认为事情只能按照他的设想这样发生,如果有人打破他的设想,他就会发火。比如,有人按门铃,孩子想的是自己去开,如果这时妈妈开了门,他就会非常恼火,有可能让客人出去,重新关门,让他再开。又如,他想先上楼梯,如果爸爸先上去了,他也会发脾气,即使爸爸退了回来让他先上还是不行。
在这一点上面子翔也是有点点的苗头,比如带他出去回家开门,他非要自己拿钥匙开,妈妈有时候太累了没理他自己开锁的话立刻就会引来哭闹,非要把门重新关上然后抱着他拿着钥匙开门才算了事。
2、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所以执拗敏感期通常是伴随着秩序敏感期出现的),因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秩序感,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一旦秩序遭到挑战,他就会为了维护这种秩序而抗争。有一个案例:一个小男孩喜欢穿着外套睡觉,即使阿姨需要给他换内衣的时候,他也认为不能把他的外套脱下来,但是还内衣必须把外套脱下来,结果他就大哭大闹不已…….
子翔平时拉臭都是蹲着拉在厕所的地板上,每次拉出来后妈妈都会用纸巾包起然后丢到马桶冲走。如果妈妈在他拉出来后没有马上包起他会指着大便要妈妈用纸巾包走,否则就是哭闹并且拒绝继续拉臭。
3、两岁以后的孩子,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越来越多的东西,由此也变得喜欢挑战大人,并从中体会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常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第一个心理反抗期”。
三、如何帮孩子顺利通过执拗敏感期?
1、端正认识,做好“迎接暴风雨”的思想准备
敏感期的存在,与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明白,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执拗”,做好耐心陪孩子渡过这段时期的思想准备,理解他们的痛苦,不过多限制他们的淘气行为,因为我们缺乏耐心的简单处理,可能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从儿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夫妻双方在孩子最好统一认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闹起来时两个人反差较大的处理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负面的影响就会使孩子长期持续。
2、尽量顺从孩子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
孩子不是小大人,我们不能期待孩子的行为能够像我们一样理性、自制,有时候孩子对我们的“刁难”,只是他们的线性思维使然,并没有特殊的目的。特别是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当他们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我们要习惯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并尽量满足那些合理的或者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也要理解孩子,做好慰抚工作,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痛苦。
不合理的满足孩子常常让我们担心:孩子万一就此变得任性怎么办?我想,相较于孩子在执拗敏感期受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像我们担心的那么严重,因为在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处理方式。就像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不在善于分享,但我们不仅不应该强迫他们分享,反而应该保护他们对所有物的主张意识一样,孩子在还没有学会主张所有权的时候就强迫他们去分享,很容易养成他们的依附性格。
妈妈有话说:在这一点上妈妈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些,比如子翔哭着要去餐桌妈妈是不是可以在一旁保护呢?但面对子翔上餐桌是为了把桌面上的东西扔到地上,妈妈要采取的是要学着教他如何收好东西而不是扔东西...
四、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和行为方式
有时候,孩子的执拗行为是秩序感遭到挑战的结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通过尊重他们的秩序感将事态消灭于萌芽之中。为此我们要多体察孩子的秩序要求,尽量顺从他们这种要求,在吃不准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免不小心惹火了小家伙。
其实了解了执拗敏感期孩子的特点,知道了孩子的需求。应对起来就容易多了。有这么一个案例:聪聪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以前孩子每次出门都要自己按电梯,有次他爸爸看他太墨迹了,就顺手按了下,结果估计是打乱了他的行为模式了,他就大哭不已让他补按都不行了,。。后来非得让电梯关起来再重新开过才算,后来爸爸妈妈一般都出门都给他亲自开门,亲自按电梯,注意不抢在他的前面,倒水给他自己按饮水机,大人只是在旁边告诉他要注意安全。做什么事先征求他的意见。现在脾气变得和顺多了。
妈妈有话说:子翔出门也有要自己按电梯的习惯,妈妈平常都会满足他。可是和爸爸一起出门的时候妈妈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了,爸爸不理他按了关门的按钮,子翔立刻大哭,妈妈通常采取这样的办法,妈妈把子翔的手重新放在了按钮上面让他重来一遍,这是上述说的补按,到目前为止,补按可以安抚子翔。
总之,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应对”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其实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处理得当,这个阶段一般几个月就可以过去的。它考验的只是我们的“耐心”,但我们也可以得到成长!
每个孩子的这个成长阶段是无法避免的,对进入这一阶段的孩子,妈妈应给予更多关注与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尽量让他的预想得到实现,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情感的满足有很大的好处,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关爱,他就会平稳渡过这一时期。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