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small/6a345eb2gc0145a95c32b&690
前几天接到通知,于2012年5月15日上午8点30分至京安工读听卢家楣教授的讲座,两天中激动不已……的确,这样的机会不多,况且卢家楣教授,对我来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看过他的书,听过有关他的介绍,但是从来没有亲自聆听过他的精彩讲座,一种抑制不住的期待悄然升华……
今天,终于机会来了,我早早开车来到了京安工读(不出意料,应该是第一个到达的学员),在赵校长的指引下,我径直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拿出笔记本,等待着卢教授的闪亮登场……
听高校长介绍,卢家楣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同时,他也是国家教育部督导,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是教学心理学,其中情感教学心理学是他在心理学中开拓的一个新的领域,并形成学术创新与基础教育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哇!好一派诱人的头衔,可是“货真价实”?
八点四十分左右,教育“大家”卢教授终于出现,霎时,15位基地学员,30道目光一齐投向了卢教授……开场白没讲几句,卢教授就给我留下了清新的印象:不高的身材,清爽活力的衣着,白皙的皮肤,充沛的精力和风趣健谈的个性……。
众学员纷纷拿起笔记,耍起笔杆,进入了尽情的享受中……这次卢教授为我们所做的讲座名为《怎么样以情优德,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艺术性》,我极其认真地记下了主要内容和笔记,供大家共享。
1.学生好心情是德育的良好情绪背景——以情抚心
让学生处于好心情之中接受道德教育,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情绪背景,能提升德育的效果,这里涉及情感的疏导功能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寓育于乐
2.师生情感融洽为德育提供了最佳平台——以情入心
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从师心态。为外部的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提供了最佳平台,通过促进内化来提升德育效果,这里涉及情感的迁移功能。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师生情感融洽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寓育于亲
3.情感入微能增进德育的渗透——以情润心
老师能将育生的一片深情表现在对学生的细微之处,会使学生心灵为深情所浸润,倍受感动,大大激发学生心,提高德育效果,这里涉及情感的一种特性。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在细微处感受教师深情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寓教于微
4.情感震动能凸现德育的冲击力——以情动心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抓住契机,超出预期地引发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能出奇制胜地极大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效果,这里涉及情绪发生的机制和情感的动力功能
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情感上震撼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寓教于憾
5.学科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以情修心
教书育人,通过学科教学来陶冶情操,修炼纯化心灵,与课外活动相承相辅,相得益彰,增进德育的效果,这里涉及情感形成的条件:积极情绪的积累和认知的深化。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情操陶冶中教育——寓育于教
一天的讲座时间感觉过得太快,笑声和掌声此起披伏,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一则则妙趣横生的事例栩栩如生……众学员不约而同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整个讲座中,卢教授用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加以铿锵有力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的确为当下时效性不高的德育工作为我们打下了一针强心针。我思索着,作为我们战斗在特教第一线的老师们,应当从卢教授今天的讲座中吸取精华的理论,再转而实践于德育教育中,或我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让我们所有的同仁一起努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