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砂古迹-大水潭

(2010-08-12 22:49:24)
标签:

大水潭

紫砂壶

原矿紫砂

逸尘轩

休闲

分类: 紫砂古迹

    大水潭,地处黄龙山的山脚,羊角山的南面,属于蠡墅村,在蠡墅的西南边缘。解放前,甲泥(包括紫砂泥)主要是在这里开采的。明人周高起《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的始陶异僧指点村民挖富贵土的传说,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这里因为曾经出产了天青泥而出名,也因为天青泥被人们依然寄托着希望。但是,也有人对天青泥的传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天青泥并不是一种特别的泥料,而就是一种较嫩的紫泥。因为紫泥原矿呈天青的颜色,所以采矿人就根据其颜色将紫砂泥称为天青泥。这个说法可以从解放前紫砂业一直被称作青泥业而得到佐证。大水潭的北面就是黄龙山南麓。

    尽管制陶业在丁蜀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是一直到民国初年,丁蜀还没有专门的采矿业,紫砂泥的开采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农民在农闲时从事的副业。他们到山上采掘陶土,然后直接出售给窑户制坯。后来,一些拥有少量资金和简易工具的“宕户”(又称“山户”)出现了,他们雇佣少数采掘工人专业挖陶土,以供应给“窑户”或“坯户”。其工具也不过是尖嘴锄、钢钎、畚箕、箩筐和独轮车等。

    紫砂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甲泥中的一层。所以采掘紫砂泥,必须先采掘甲泥,然后再进行精选。因为甲泥一般是埋藏于黄岩石下面,所以本山甲泥矿的开采多采用坑道暗掘法,即采掘之前首先要对陶土的地下分布进行勘探,就是开凿一个小圆井,直径约1.2米左右,垂直向下挖掘,发现矿土层后,就逐渐迂回向纵深泥层处进行坑道式挖掘。

    后来,据说挖到了水脉,地下水涌出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大水潭。如今,这里已经借水势建成了一个玲珑而美丽的公园,与东面丁山最繁华的黄龙山步行街商业区隔路相对。在公园北面,据说是始陶异僧消失的地方,立着传说中的始陶异僧的紫砂塑像,在他的背后,是紫砂壁画,讲述着旧时窑场的概况。丁蜀的紫砂人,也如同这些壁画里的人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的庇荫下,仰仗富贵土生活着。

 

   

    本博文字皆为原创,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www.yichenxuan.com   www.5ihu.com 和原始作者:妙道紫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