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年 的 端 午 节
一年一度的瑞午节就要来临。
岁月匆匆,从四岁开始,就朦胧地与姐姐、哥哥一起欢度重阳。
那时候从小巷随风飘来的棕子香,在节日前夕已让人垂涎。
奶奶、姑姑早就把棕笠浸泡好了裹肉粽、豆沙粽、赤豆粽。粽子的样式很多。有三角粽、斧头粽、小脚粽……,花样百出。姐姐还让姑母去胡庆余堂买来香料,从祖母亲的“针线扁”里找上几块花布零头做成样式不同的香袋。在早起时就挂在我的头颈上。那扑鼻的香在屋里芬芳,让童年的我沉浸在无限的愉悦中。
祖母在门前挂上了艾草和苍蒲。把苍蒲做成了宝剑状,据说是可以辟邪驱魔!
姑母还用五彩丝线编织了网线袋,装了一只只熟咸蛋挂到我们侄儿女的颈上,真的很开心。
中午妈还特地做了一桌好菜,一砂锅的“大汤黄鱼”,鲜得掉眉毛!奶奶还用高粱白酒冲雄黄,在我额头上写了个“王”,我觉得神气十足!
父亲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如包粽子是湖南百姓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忠君爱国,而楚王不听忠言而投汨罗江自尽;还讲了介子推在首阳山母子自焚的故事。在我幼稚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会在祖母的怀抱里喝上一小口雄黄酒,呛得让祖母拍着我的背。下午,姐姐带着我们兄弟到东河去看划龙舟,真是开心。
此后,因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故乡沦陷、父亲失业,家道中落。从此再也没过上这个有历史意义的节日。
如今,太平盛世,全国龙舟竞渡,端午节又回到人间,连世界各国也都在过中国的端午节了,证明了中国的文明被世界接受。
让我们同声高呼:祖国万岁!
钱塘潮涌 2025.5.28。于浦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