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30万册精装版读书会:古典老师与年轻人共话成长(下)

标签:
拆掉思维里的墙精装版黑天鹅读书会古典文化 |
【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拆墙的典型心路历程】
提问1:古典老师,当你遇到你自己思维墙的时候你通常是通过什么样的东西提醒你自己去把它拆掉?因为我们有的时候感觉是一片黑暗的。当回到现实里思维的墙常常在无形当中出现,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是很无助的。
古典: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这是一个人拆墙的典型心路历程。我小时候是5岁读书的,因为体能和心智都比班上的同学晚一个层次,所以唯一能取胜的就是聪明——所以我会看很多的书,5年级就看相对论和尼采。我的心智模式我做老师的时候都不知道,一直到带团队才发现自己有问题:我很难忍受我的团队学东西比我多。有一句话叫“用徒者亡,用友者霸,用师者胜”,所以我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甚至有段时间我办公室的小角落画一个小符号,每次看到那个符号我就知道自己的劲儿又上来了,然后我会有意识地去调整。我想,你需要有一个工具,如果没有一个工具你需要一个伙伴,有时候拍你一下。
【拆墙可能对别人造成影响,不拆也会带来影响】
古典:两个回应,我第一个回应是其实你不拆也会给别人带来影响。拆墙是一个动作,你不拆也是另外一个动作。改变是一种选择,但是你不改变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很多人老是想辞职还是不辞职,其实你犹豫就是选择了不辞职,他就有一种幻觉分手还是不分手,没有第三个决定。
古典:我认同,无为之治也是一种无,它的做法就是无,结果是治,为和不为都是选择。
古典:我觉得其实咱们真正需要做抉择的是永远失望还是一时的失望。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会很想急迫的回报父母亲,所以理想该放弃。但其实父母在四五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并不需要我们那么着急地回报。更重要的是,在他们七八十岁、你四五十岁的时候,你有没有人力、财力、健康去支持你的父母亲走完晚年他最难过的那一段。
【用易经知识解读职业规划路径】
提问:古典老师的下一部书有什么样的计划?
古典:我回应你是下三本书,我现在手上有三本书同时在写,一本是关于梦想的小说,主角是漂在北京的一个普通80后。每天你坐地铁的时候你偶然会有一些关于梦想的碎片闪过,你偶然被弹琴的地铁歌手赶上,这个时候梦想像小水滴一样凝结你的额头上。但是每当听到报站号起来,然后就突然起来把水滴散落一地你就踩着它上班去了,每天环卫工人会把小水滴收起来倒到垃圾里面不可回收的那一边,很多年前当你想起这个梦想,可能是地铁的广告或者是每天睡觉的梦呓,却忘记梦想是什么。
另外有这几年关于职场的话题。职业生涯这套东西在国外传进来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有本土化。我想写的书里面,有很多中国本土文化跟国外理念的搭接。你知道《易经》的第一挂叫乾卦,里面第一卦是潜龙勿用——你刚出社会,不要得瑟,不要把自己当回事。九二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你需要找那些比你强的人、可以帮你的人,帮你把眼界拓宽。九三是擒龙,你要在好的平台上努力。九四叫或潜或渊,这个时候你寻求机遇,你处理的好的话你会一跃升天,如果处理不好会潜进去。最好的卦象是九五飞龙在天,周星驰打败鳌拜的那一招。最后一招是亢龙有悔,那个龙一时亢奋飞的太高就开始有点后悔了。
古典:暂时没有。不过你可以看看我TED的演讲,那个点击率100多万,相当于100万个海淀剧院。我的观点是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品牌也好,一个理念也好,占领网络才是出路,地下战场只是网络的演播间而已。
12月17号我们把北大百年讲堂定下来了,请了大概15、6位的草根成功者来讲他们的经历。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没背景、非名校、没出过国、非富二代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
【职业规划需要明确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不同需要】
提问:我是明年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略微有一点困惑。希望古典老师给我们一些建议,包括行业的选择,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一些职位。
古典:第一条建议:一定要想明白这个阶段最想要的是什么。人有三个层次,刚刚开始结果是生存,慢慢的能力越来越高,你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发展,第三个阶段是自我实现,所以我觉得人们应该评估自己在哪个阶段去做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规划师?】
提问: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规划师?
古典:想做职业规划师的话,第一个首先要把自己的职业规划搞好,有一段相对成功的职业生涯。比如一位老师在广告公司四年做到广告的策略总监跟合伙人,他放弃合伙人做职业规划,这个人我肯定要他。另一个人从北欧毕业做12年做到中国移动的一个总监放弃高薪可以过来,这个我也愿意要他。
你做职业规划师,你每天让那些人在职业上获得成功和成就,你自己呢?这套理论你自己都帮不了怎么帮助别人。所以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一个入门要求,什么证都是浮云。
我经常跟我团队讲两句话,我说两个小孩,妈妈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妈妈每次做完饭这个儿子说妈妈我长大给你买大房子,给你开好车,住豪宅,另外一个小孩什么也不说,吃完饭就帮妈妈捶捶背,这两个人以后谁会更孝顺,肯定是第二个。你自己做职业规划师肯定要给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跟你很匹配的,这个时候你去做你有底气而且是真实的。
【一个人的天命是由天性、秉性、习性决定的】
古典:其实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关心一个人的愿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形成和确认它,首先我写这本书不是出来救市的,有一段前沿我写完不知道去那里就没有发表,我当时想讲的话题就是其实你们在书里面看到的每一堵墙都是我所经历过的,痛苦过的,拆完了继续拆,拆很多次还没有拆完,我只是拿来分享,那些东西会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如果你看的时候发现很多很感同身受的原因是因为我也经历过。
书像一个镜子一样,一个圣人读它就是一个圣人,如果你是一个蠢人照出来的就是驴。我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生涯是一个延续整个生命的体验,他们会构成一种内在联系的图式。
我们经常讲一个人的天命是如何产生的,一个人的天命是人有三性,一个是天性,你的基因带过来的,第二叫秉性,你的家庭,你过去的经历带过来的,第三是习性,你有控制学回来的。人的三性是天性、秉性、人性学回来的,是三个不同碰撞学回来的东西。你说人生无常,常态是什么东西,是你的天性、秉性和习性,而无常是动态不接的状况。
【你手上戴了几块“表”?】
提问:我一个好朋友,非常优秀,却因为心理问题休学了。我想帮助她,却又怕伤害她,我应该怎么办?
古典:第一,不要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才去行动,因为信息不可能被穷尽,完美主义会阻碍你的执行。第二,你需要一些勇气。
你说的朋友的案例很典型,为什么外表看起来很优秀的人会自卑呢?我们衡量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呢?社会一天就变一个标准。遥想富二代以前是一个好词,现在不一样了。猫扑有时候经常骂80后是脑残,但是现在人们都在骂90后了。我曾经跟一些名牌车的广告人聊过,我说你在四环边弄劳斯莱斯,宝马有什么用,有钱人根本不会买的。他说:你不懂,这种名牌车的广告都做给买不起的人看的,当你知道宝马意味着奔驰,劳斯莱斯意味着尊贵的时候就有人会去买这个。
我们一定有一把尺子是身份的尺子。第二把尺子是你的尺子,他比我强所以他很优秀。你觉得那个女生很优秀,很漂亮,有人追也许是我们自己的尺子。第二把尺子比如很多兄妹会反复用兄长的尺子比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再比如这个学期我在清华讲职业生涯规划,你知道清华的学生内心什么样,他们会很自卑,他们在学校觉得自己特别优秀,高考状元也很优秀,但是到那发现一堆牛人,他们说自己是被关在牛棚里的人不断践踏。你觉得清华会这么评价吗?会的,因为他们的尺子是第二把尺子是身边的人。
这个情况下第三标准是什么呢,内心的标准,内心的标准还是可以分一分。大部分人自我评价的标准很多时候都是你父母给你的标准,都是你的内在父母给你的标准,我曾经见过一些人做事情做到变态,为什么?因为他父母亲总是不断的挑剔,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那个评价不是自己的,是父母给你的。
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当一个人有两个手表的时候他是不知道是几点钟的,因为两个手表不准,不知道看哪个。
你现在戴四个手表,社会表、父母表、他人表和内在表,为什么有人一会儿特自大,一会儿特自卑,一会儿觉得是自己了不起的人物,一会儿觉得什么都不如,社会的表总在变太不靠谱了,他人的表你选择不了,你要比的话很痛苦的。父母表你控制不了的,所以你应该紧紧盯着你的那个表,所以我想说为什么成长比成功重要——你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如何让自己走出职业的低谷和泥潭?】
提问:我曾因为内心的自卑、身体的不足而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我觉得生活习惯的改变很重要,吃饭、饮食规律也是外在很重要的东西。
古典:第一,当我们进入那个状态的时候,你接受这个状态其实很好,我见到所有职业中间做的蛮好的人都经历过一些生命支点的东西,这不是坏事。第二个你可能需要思考的是那个离开低谷的过程是在逃避还是在离开,因为有的人是通过掩埋的方式来进行的。
我举例子可能在A公司人际关系做不好我做B公司,前三个月人际关系还是蛮好,我又换C公司,又做砸了,这个人其实没有真正离开那个问题,他只是换了环境,让这问题不出现,这被我们称作叫做掩埋问题,掩埋问题比直面问题还糟糕。就好象你身上有个洞烂了,你不仅不去治反而用创可贴贴上,这样会更糟糕。
第二个问题你要区分快的方法是通过掩埋问题而实现的,还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第三个让自己更快的方式第一是自我察觉。对一个职业发展很好的人来说,他情绪有一点点下落的时候就懂得去调,就不会让自己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才会出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我建议你可以储备一些积极的力量。比如把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又比如找到一个正面积极的团队,甚至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迷茫的人 你们有福了】
提问:我刚毕业两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被社会或父母的价值观影响很严重,有时候没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会很迷茫。古典老师,您认为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古典:首先我们要说,迷茫的人你们有福了,因为迷茫意味着很多选择,你知道我们的父辈是没有资格迷茫,他们没什么好迷茫,毕业了就国家分配,分配过去你慢慢干就好了,规则都是稳定的,级别都是限定的,任务都是锁定的,所以其实不迷茫才很恐怖,因为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人就会忍受或者接受。有一句话说生活就像“强奸犯”如果你抵抗不了的话就不如顺从,所以这是更糟糕的状态。
当人有两种选择就会怎么样?纠结。当你有三个以上选择的时候就会迷茫。其实破除迷茫很重要的方法,像我刚才提到数字路口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觉得怎么样才能不迷茫,我该怎么选路?
选择什么路不一样,是哪条路带你走好的状态,面对路是选择那条路背后选择好的东西。其实不要评估路,要评估路尽头的终点,每个人都有自己那个路指向的终点,而你可能需要一些这样的体验,当你把终点全列出来以后可能结果是比较清晰。
每个人给你建议的时候其实都在讲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但问题是你不是他,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个判断他是怎样的人,他准备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再听他的路径。人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这是最核心的。
如何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仅仅是通过想明白的,还是通过感受明白的。只有你想要的东西同时发自于脑子和心,那才是比较真实可行的梦想。很多时候你想要什么是想不出来的,你要想一想,再去试一试,再去感受感受你到底想要什么,那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主持人:谢谢各位,最后请大家给明年的自己写一封未来邮件,写下你的梦想,我们会在明年的9月份寄送给大家。感谢古典老师,也希望明年此时,古典老师可以和我们分享他在尼泊尔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