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
(2012-07-31 06:44:54)
标签:
命题教育 |
分类: 学生时代 |
关于命题,是这一周的探讨的重要话题。多看看相关的论文吧。
1)探究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谈高中英语教师命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摘要:长期以来,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但很多教师只是关注课堂教学、课前备课和教学后记,事实上教师通过给予学生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更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着重讨论教师通过培养命题意识,提升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命题意识;教学效率;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02-0026-3
1. 引言
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教学效率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需要深思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从古至今许多教育大家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其中不乏一些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经典之策,可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化。当前形式下的中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学生疲于奔命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没有时间去"渔"的情况下当然迫切希望老师能授之以"肥美之鱼",进而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授之以鱼"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呢?通过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命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 命题意识的重要性
2.1 命题让教师了解学生
教学法提倡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方面包括布置作业都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作业来自现成的资料,这样教师省心,可学生烦心了。一套现成的试卷几十道乃至几百道题目并不是每题都适合学生的,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做练习,然而效率却很低。部分学生甚至发现,无论自己做多少题目,一到考试时还是雾里看花,不知所措。这个现状提醒广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确保练习质量是关键,而教师培养命题意识是提高学生练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当然,要想成功命题,教师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几个方面的情况:
2.1.1 学生的知识体系及能力水平
每次练习与测试都应有一定的目标任务,练习的题目理应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切不可超出学生在一定时期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范畴,否则练习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度超范围的试题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连猜带蒙"的练习不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练习的难度系数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时,练习才能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提升能力、培养兴趣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保证。比如:高一学生碰到的第一项语法知识就是纷繁复杂的定语从句,学生从认识,理解,运用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教师,尤其从高三刚下来教高一的教师动不动就喜欢给学生做高考题目,学生对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和形式还没有真正搞懂,就去应付高考题目,结果无疑是学生越做越糊涂,越做越没有信心。可见,命题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命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
2.1.2 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命题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的漏洞。 首先,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惯性错误,如:学生经常把"flow"的过去式写成"flew",而事实上"flow"的过去式是"flowed"。他们认为以"-ow"结尾的动词的过去式都是把"ow"改成"ew",其实不然;其次,教师应注意学生对相似的词辨别,如:很多学生对于"lie"的几种用法以及"lie"和"lay"之间的关系一直搞不清;第三,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汉语思维现象,如 :英语中常用"when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来表示"在你方便的时候",可中国学生常翻译成"when you are convenient",这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因此,教师在命题时应针对这些漏洞设计出可以为学生打补丁的题目,练习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命题让教师研究新课标
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很显然,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更重视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直接执行者,高中英语教师应如何贯彻新标准、新要求呢?笔者认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思想外,教师在命题时更要把握这一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很多人打着新课改的旗号,编辑了大量练习资料。但只要我们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和题型仍然属于老题目、老题型,与新课程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拿这些旧题来测试学生,其效果之差不言而喻。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试题比较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在传统题型中,很多题目只是单一地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词语知识:
例1.What I really want to know is when the meeting _______ .
A. was to hold
B. was holding
C. had held
D. is to be held
该题只是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如果学生记住了动词不定式作表语表示将来和计划就能选到正确答案,无需用英语进行思维。但如果把语法知识和语境相结合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如:
例2.-Hey, look where you are going!
-Oh, I'm terribly sorry. _______.
A. I don't notice
B. I haven't noticed
C. I'm not noticing
D. I wasn't noticing
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得阅读语境,想象当时情景,然后分析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最后根据过去时的语法功能得出最佳选项。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样,我们在命题时应把文化特征融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运用语言来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是知识到技能的转换过程,也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杭爱萍,2004 :51)在设计交际用语题时应该多关注中英文化差异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例3.-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soup?
-No, thanks, I've had enough.
-________
A. Really?
B. It's impossible!
C. Have more, please!
D. Are you sure?
设计本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搞清楚中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比较好客,常用答案C来回应此情景;英国人餐桌文化则不同,他们常用答案D来回应此情景。纵观几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单选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完形和阅读则重视考查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提升信息的能力,而写作则考查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显然,这样的命题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我们教师在命题中只有贯彻新课标,体现新课标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3 命题让教师反思教学
怎样才能命制一道或者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是很多一线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不难发现,许多优秀的命题人在命题前、命题中和命题后常常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可以说反思教学是成功命题的重要保证。那么,教师应该反思什么?美国学者瓦利指出,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反思的两个维度 :一是社会学的维度,即反思的内容和范围 ;二是心理学的维度,即反思的质量,也就是教师如何反思他们的教学。(胡一宁,2006:69)两种维度的反思对提高命题质量都至关重要。教师在命题前须反思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范围以及教学难度以确定考查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是否与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一致。教师还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就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我们在进行牛津高中英语教学时,很多教师都忽略了"project"内容的教学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这是不符合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的,也是很危险的做法。如果学生平时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等到让他们根据信息完成一个海报或一个口头报告的任务时,会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在命题时应反思阅读理解中的阅读策略要求和作文中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是否跟平时的教学要求相一致,做到在命题中反思,在反思中命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师反思的作用远不止提高命题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难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从而实现教学承载命题,命题推动教学。
3.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培养命题意识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走向成熟,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实践证明,高效的英语教学来自于高效的语言实践,而高效的语言实践则离不开高质量的命题。如果我们每一次命题都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目标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紧扣新课标,符合命题要求和方向,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胡一宁. 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J]. 课程教材教法,2006(6) :67-70.
杭爱萍. 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学英语教师提高命题能力的实践探索
上海市民办梅陇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牛津教材已普及上诲市各教学点,它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理念,呼唤新的评价价值。怎样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怎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每个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考试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近几年,纵观一线教师命题的状况,不少教师缺乏对考题的研究,凭个人经验命题,知识覆盖不到位或无限超纲提高试题难度,以致学生疲于题海战术,久而久之,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师则难以解决牛津教材提高听说能力要求与落实读写这一矛盾,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命题?怎样以科学的考试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下命题方向的变化
1.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命题紧扣教材,关注课堂
以《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目标依据,把握教学进度,分析教学过程,构思命题范围,突出教学重点,归类所学知识点,分类知识点的变化并按其知识点、语法点、能力点和易错点进行详尽的罗列、整理。例如在编写 9A Chapter2单元考试题时,对照英语考纲词汇表,结合教学内容,基本词汇为speak,monitor,drive,keyboard,hardly,depend,common,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能熟练使用这些词汇,于是我在编写选择题、近义词和句型转换题中遵用此原则。例如试题:Zhang Ziyi can hardly speak French,________?(改为反义疑问句),考查学生已学知识和对现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另外,要审视教师本人对教材的把握,剖析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问题的成因,努力让试题真正成为反思课堂教学,修正完善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如:
A teacher________a class is a class teacher.
A.is in charge of
B.be in charge C.in charge of
D.in the charge of该选择题大多数学生选择A,我将试题改为“纠错后”:A teacher is in charge of a class is a class teacher.试题成为个体学生知识补缺补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契机。
2.分析学生学习实际,命题趋于人性化、人文化
《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在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考试还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命题不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要趋于人性化和人文化,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把语言的交流活动融入教材之中,与真实信息的传递结合起来,从而用英语去理解抽象的概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考试也应积极体现这一科学理念,在命题时考虑他们的生活实际,能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如It's
3.分层抽样相关学生,分析“做过的试题”,命题有章可循
抽样调查命题对象的平时作业、练习册、测验题是我在命题准备阶段必做的一项工作,例:学生“excite”的应用没牢固掌握,可设计试题:(1)They were______after they heard the
news.(excite)(2)The students
三、新课程内容背景下命题技术的变化
1.精选命题的参考资料,充分使用学科工具词典
命题素材的来源切忌“拿来主义”,利用市场上现成的教辅材料做“裁剪贴”是引导教学跳入“题海”。命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依赖教材,选用一二本合适的命题材料(避免师生接触过的)作为命题参考,最重要的是依靠学科工具词典,例如习题中有关say、tell、speak、talk的题目也不少,原先的题目(What did the teacher our monitor to______at the
meeting?A.say,talk B.say,tell C.tell,talk D.tell,say)涉及的知识点不够全面,可改编成:The students-about the fact that
2.确定试卷整体难度,准确估算学生平均分
试题是检测学生的学习,其实质是检验教师的施教,决不是只表现命题教师的知识水平,命题教师务必从应试学生和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确定每种类型题目中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与提高区分题的比例,并科学准确地估出每道题学生总体的得分率,从而估算出全体参试学生的平均分,牢牢把握住命题的难易度,充分体现出试题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适合性。另外,要控制考知识和考能力之比(可控制在3.5:6.5或4.0:6.0),考基础有一定的底线,也要敢于突破考能力。
3.精心设计科学命题,合理选用新颖题型
(1)命题务必在科学策划下进行,研究各省市考试院的题型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透视教改的要求与方向,而且有助于命题教师命题思路的开阔。
例:You had an important meeting,________?A.hadn't you B. didn't you C.don't you D.haven't you若改为You_____an important meeting,______you?Yes.we did.(补全对话)则更能体现命题的科学性。传统中好的题型要继承,部分题型要作变化,需要体现出其能力型与开放性,还要设计出新型的学生没碰见过的题型,就如:
Read the passenge and finish the
In our eyes,sheep are not the
Match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1)underestimate
2)dumb
3)notable
(2)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严肃呆板、成人化的试题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只是被动应试。因此,题型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要丰富、多样、多变,可从改变题目标题语入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审题能力,但切忌占过分的比重,影响考生的成绩。例如:通常试卷中的听力、语法、阅读、理解等标题,改成视听小镇、智慧城堡、缤纷世界;选择题、近义词、句型转换改为精选铺子、找朋友、多彩转盘等一些充满趣味的题目用语,设计成新颖的题目和题干,学生耳目一新,测试的愿望自觉形成,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发其思考,使学生轻松地完成答卷,让考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过程。
4.合理确定命题量,测定答题时间
试题量多少,取决于应试学生的基础与答题速度,命题教师在调查相关学生日常作业、练习册、测验卷的基础上,从一般学生的基础出发,认真测定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所需答题的时间,并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隙时间作自我检验用,最后合理确定试题量,力求避免应试中剩余时间过多或来不及答题的现象发生。
5.切忌知识点重复,关注命题内容的严密性
在学生的平时教辅练习中,甚至在不少测验考试中常常出现知识考点的多次出现和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互为提示,这是命题中的失误或败笔,它不仅“浪费”试题的量,降低试卷的科学性,更让学生接受了欠严密性的思维影响,命题教师在命题过程中要时时对照自己在命题前所整理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考察点,做到随时发现随时修改。
四、新课程教学环境下命题审核形式的变化
1.亲自应试,反思命题
命题教师在命题完成后,先出试题清样,命题教师本人以一般学生的身份,亲自做一遍试题,检查所用的时间,查看各类题型所占比例的合理性,检查知识面覆盖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关注有否遗漏和错误之处,并作出必要的修正。
2.他人应试,调整命题
自己命题,自己应试还难免有失误之处,邀请熟悉命题范围教学内容的教师,用审视的角度做一遍试题,命题人认真听取他在应试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合作做出试题相应的调整。
3.集体应试,交付命题
命题教师写出命题的设计思想、实施过程和试题估分的书面报告。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合作审核。命题教师再根据合作审核的建议对试题的第二稿清样再次亲自应试并调整,并写出答案与评分标准,最后确定并签字、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