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悼恩师冯其庸先生

(2017-01-24 00:41:38)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事件
痛悼恩师冯其庸先生

惊闻恩师冯其庸先生于昨日午间猝然辞世,不胜哀痛悲凉之至!然而昨晚几乎熬了一个通宵来撰写这篇试图聊表真情的悼文,却遭遇了平生从未有过的“作文难产”。是啊!思绪万千,如临滚滚长江水,回首唐古拉山主峰之沱沱河源头,远望即将融入之苍茫大海,但见烟波浩渺,九曲回环,真是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哪……

的曲折一生,在其关键之节点,若能得遇贵人相助而步入通途,当属千载难逢的一大幸事而不才如我,竟在“大旱之望云霓”的人生转折点上,一下子遇见三位贵人或曰三个伯乐——茅盾、周汝昌、冯其庸——岂非大幸之至哉!当然,这是按一般人遵循的地位顺序来追述的;若按时间先后,则该是冯其庸、茅盾、周汝昌

    当时,我在刚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浩劫之后,正处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十字路口,意外接到新创刊的《红楼梦学刊》主编冯其庸先生从北京寄来的亲笔回信,对我一篇尝试性探讨《红楼梦》作者问题的文章大加赞赏,表示“不日即将发稿”刊登,并向我索要该文注释中提及的另一篇长文《曹雪芹续妻考》的稿子这对于一个学识低浅的年轻学子来说,该是多么喜出望外的福音哪!而且紧接着,冯先生还来信主动建议我报考他所负责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室的研究生,并说我如果“能考”,“那是十分理想的”


痛悼恩师冯其庸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刚步入红坛,我在极简陋的屋子里撰写论文,被路过家门的友人“偷拍”的照片

我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和冯先生刚建立起亲密的友谊或曰师生之情不久,我又意外地受到当时兼任《红楼梦学刊》顾问的大文豪茅盾以及红学泰斗周汝昌二位大师的青睐和鼎力支持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天外飞来的意外之喜或许由于我当时太年轻,更兼我作文信崇李贽的《童心说》,作人服膺“三文正公”(即宋代范仲淹、包拯,清代曾国藩,三人皆因品行高洁、公正无私而被朝廷或民间谥号“文正”),故而缺乏最起码的世俗“关系学”理念,更不关注学人之间的家长里短乃至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懵然不知冯先生与周先生曾因学术上的分歧和性格的差异而心存过节周先生对我不分轩轾地尊敬所有师长,倒也并无芥蒂;而冯先生则似与我渐生嫌隙我现在感到最不能原谅自己的是,直到若干年后,我仍弄不明白在什么事情上有亵渎冒犯冯先生之处;而我面对一些“异样情形”所产生的狐疑,又一直不好意思向冯先生探询了解,以作适当陈情

所以后来,对于红学界几乎尽人皆知的一些“小秘密”——如我这个对任何前辈师长的学术观点都是既尊重又并不一味盲从,因而颇具一点独立意识的学人,居然被愈来愈明确地贴上“周派”的标签;以及所谓“冯派”与“周派”之间似乎存在种种“势不两立”的对峙情状等——我都只是略感惊诧而已,从来不曾真正介意过

再后来,随着我学术上的成长和名声的增进,亦曾努力寻找机会,试图与冯先生作一些私下的书信交流或当面倾谈,而且至少有三部书的出版我曾恳请冯先生指正并赐序,他均以抽不出时间或身体不适为由而推辞这自然成了我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一大遗憾尽管冯先生和我之间,几乎从未发生过明显的争执,亦无其他任何过节

    当然我得承认,我所感知到的这一切,或许都只是表面现象;某些更深层的因素,我除了有时会略感迷茫,迄至今日都不是很懂……

如今,忽闻冯先生魂归天界,我那份内心的遗憾与失落,便陡然放大为一种汹涌澎湃的大潮,拍击得我昨晚一夜难眠提起笔来,亦始终找不到一种既真切又不失寻常礼数的恰当言辞,来表达我的深深悲痛怀念之情

尊敬的冯其庸先生,我只能在此默默地祝您一路走好!

请相信,不论您生前认不认我这个学生,您在我心里都是永远的恩师——就像我永远的恩师周汝昌先生和沈雁冰(茅盾)老人一样——都必定会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201712316:50:18 疾就于蜀南释梦斋      

 

 痛悼恩师冯其庸先生

痛悼恩师冯其庸先生
这是我新千年出版的各种红学类书籍中的部分版本。好想请恩师能给我些客观公正的指教啊! 

 

[附录]

文化学者冯其庸去世

新华网 > 新闻中心 2017012219:04:4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2日电 记者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悉,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122日在京去世。冯其庸生于1924年,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2月出生。中共党员。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顾问。

    1980年、1981-1982年赴美国讲学。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2005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20081月任名誉院长。2009年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先后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

    冯其庸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