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诗无解吗?——吟事乱弹之九

标签:
李商隐锦瑟意识流理解无障碍梁启超 |
分类: 文化漫谈 |
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首诗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到目前为止沒人能解。”
我一看“没人能解”这个话,不觉有点奇怪。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不论是以前初读此诗,还是后来常常吟诵,反正从来就没感觉到有何理解上的障碍。于是我在雪笛的评论后面,不假思索地写了好几条回复和评论的文字。我写道:
写出以上文字之后,我翻书查了一下。果然在前人的一些诗注和解读中,颇多关于此诗难解的说法。最典型的,莫过于近人梁启超的一段议论。在他所著《饮冰室文集》的一篇文章里曾写道:“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任公这段话,如果理解成是在极言李商隐诗歌的含蓄朦胧之美,那是没有错的。不过,他说把此诗“拆开来一句一句解释”,竟连“文义也解不出来”,却未免夸张太过。堪称洪才河泻、逸藻云翔的任公先生,何至于此?所以旧时文人的某些夸饰之辞,是不可尽信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别说是相对晦涩一点的小李杜之诗,就是大李杜,抑或号称作诗“老妪能解”的白居易,若是要求把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每一首诗、甚至每一句诗的具体所指——即所谓“本事”之类——全都稽考得一清二楚,那也是万万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去做到的。
这和读诗、解诗、注诗的人各有大同小异的理解,或是个别情况下会有迥然而异的理解,是并不矛盾的。所谓“诗无达诂”之说,便是根植于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诗歌审美现象。
好了,先将这点信口开河的感想贴出来,聊作抛砖引玉的话题。至于对“恶鬼”、“霸王”之句的闲聊,就留待下回分解吧。
2012年3月19日0:51:28于释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