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悼海婴——与网友的对话及其他

标签:
杂谈 |
网友的热情,是对远行的海婴先生最真挚的道别。尤其在我的网易主博里,有各种各样的评论跟我交流,我也抽空作了些回答。其间所荡漾的诸般情愫,也算是对前文的一种补充吧。先将这种交流做一些摘引:
一路走好,海婴先生,献花!
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一切正义和有良知的人共同的心愿。
惊闻先生离世,心情很沉痛,祈祷先生一路走好,往生净土!
真有这样的净土就好了。
铮骨千秋,挽风一世!
hawk_bai及zt
海婴先生千古!
一路走好啊!
滴水
鲁迅精神不死,海婴先生走好!
邓遂夫
七号那天中午听新闻,不觉有些缅怀周海婴老先生。
(博主的文章说)“他对朋友的热情与敦厚,以及他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和某些心怀不轨之徒的嫉恶如仇。在这方面,他还真有乃父鲁迅先生之风。”可惜,一个大好人走了!
这样的人我还从未遇到过。本来嘛,谁也不能勉强别人做一个敢于直言和坚持的耿介之士。这么好的文章,居然没多少人关注,悲哀!
海婴先生走了,《鲁迅大全集》36卷也即将出版。
买一套。
我也买一套。
十分向往,但愿能顺利出版!
虎门犬子
虎门犬子!!!!!!!!!!!
华子
他,润物细无声。我尊重他!
邓遂夫
我和华子的心情一样。绝不能说海婴是“虎门犬子”,这不公平。海婴长大成人之后,严格遵照鲁迅的遗嘱“不做空头文学家”,而按自己的志趣考入北大物理系攻读无线电专业。此后数十年,他一直在国家广电总局兢兢业业地工作,从无线电工程师做到国家副部级干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他还撰写出版了《我与鲁迅七十年》等重要著作和大量回忆介绍鲁迅的文章、资料,给鲁迅研究和现代思想史、文学史的研究,留下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此外,他业余爱好摄影,数十年来为世人留下了大批珍贵历史资料图片,这也十分难得。
而最可宝贵的是,海婴一生为人忠厚低调,诚实敬业,丝毫没有辱没鲁迅后人的荣誉。他本人是这样,他所教育培养的孩子如周令飞等也是如此。假如鲁迅先生泉下有知,我相信,他一定会对海婴的一生作为感到欣慰。
海婴,走好!——悼周海婴先生!虽然我不太了解,还是祝您走好!!!
被屁民回复淘宝秒杀预报
海婴,到了那边别跟你爷爷说实话吧,不要让他老人家气得活过来。
文翰翩翩
老鲁肯定说:“幸亏我早死几年,不然非叫他们折腾得七荤八素,还得把名声毁了。”
Rtui
人可走,鲁迅精神不会远离。
邓遂夫
是的,自从中国有了鲁迅,他那铮铮铁骨的形象及其博学睿智、笔力雄健、爱憎分明、敢言敢做的精神,就永远沉淀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绝不会远离。海婴和他的家人继承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虽然他们在能力和成就上不一定甚至不可能有鲁迅那么全面、巨大,却不能说这就叫“虎门犬子”。说这种话,如果不是强人所难,便是别有用心。
哲人其萎,鳳凰泣血。天妒英才,精忠猶存。我十分敬重魯迅先生的才學與為人,他是近現代的中國之魂。也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得好!鲁迅精神就是中国之魂——即所谓“民族魂”——的集中体现,必须发扬光大!
人要活得純粹、高尚,才對得起偉人的教化。聞說內地有些人不喜歡魯迅。好像是因為害怕對號入座的窘迫罷。台灣已故歌后鄧麗君的書架上唯一的文史類圖書就是《魯迅全集》。我受其影響而買來一套。雖然不少地方,看完註釋都不明所以;但是其中體現的精神與氣度,對我頗多啟迪。
您这些想法和做法令人敬佩。努力,加油!
想不到先生如此的厉害!在先生面前,真觉得自己语拙!
hhh
(博主文章)第一句话,很假。要想(再和海婴)联系,难道没办法?
hhh这句批评或曰质疑的话,我并没有回复,却引在这里作为压轴——固然有自责的意思在,但着重还是要在这里作一点申说。
他所质疑的我文章开头的话是:“近两年由于工作繁忙和一个通讯录本子在地铁中被盗(加上手机同时被盗并随之更换了号码),我与海婴之间不时会有的联系、问候中断了。不料这一中断,竟成永诀。”这一情况,的确包含着我的某种疏忽与考虑不周,但绝不是假话。这两年的瞎忙,确实让我疏忽了许多该做而未做的事、该联系而未联系的师友。电话通讯录本子的被盗,更是雪上加霜。与红学方面接触较频繁的师友,我自然想办法恢复了一些联系;与红学离得稍远一点的前辈,如海婴、韦韬、舒芜、石天河、梁上泉、沈昌文、陈漱渝、雷祯孝等,只要是没有什么急事要找的,我都没顾得去重新打听电话、地址。其实,除了我本子上记着,还有他们以前给我的名片和往返信件。但那些东西大都放在遥远的故乡四川,即使偶尔回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特意寻找。
所以,我恨死了我这些年的忙乱无序!上次舒芜先生去世,我甚至是在忙乱中过了好一阵才见到消息。到那时已经难以补救,一筹莫展了,连一点表达心意的方式都没想出来。对舒芜这位友好交往了三十年的文坛前辈,在这一点上我真是充满了歉疚。
当然,对海婴的歉疚就更深了。连11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我也因故没能赶上。特别是我拖延了多年、曾经令海婴充满期待的一个重要承诺,如今由于他的意外辞世,兑现起来也将困难重重。此事一言难尽,等今后有机会再酌情弥补。
海婴,安息吧!
您的朋友和每一个热爱鲁迅的人,都不会忘记您;您的未竟之业,一定会实现!
2011年4月13日晚于北京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