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语典故】与崔氏有关的成语故事:缌麻同爨  百身莫赎

(2012-03-21 10:57:08)
标签:

崔氏

土门

百身莫赎

黑体

《资治通鉴》

文化

分类: 典故故事

http://img1.c3.letv.com/vip/image/tv/mm/c/23195/sishitongtang25002.jpg 百身莫赎" TITLE="【成语典故】与崔氏有关的成语故事:缌麻同爨  百身莫赎" />  与崔氏有关的成语故事:

 

 

                        缌麻同爨   百身莫赎

 

 

缌麻同爨  既同爨(cuan)而食,合有缌(sī)麻之亲。唐代吏部侍郎崔邠家四世同堂,缌麻同爨,家庭和谐。邠及弟酆、郾、郇、鄯、郸兄弟六人官至三品,邠、郾、郸弟兄三凡为礼部五任,吏部两任,唐代以来绝无仅有。一家住在光德里,房子简陋,宣宗知道以后,感叹道:“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为之题匾额,曰“德星堂”。后京兆百姓称之为“德星社”。

 

   缌(sī)麻,丧服名。有缌麻之亲,意即一起服丧。缌,细麻布。“谓之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仪礼·丧服》郑玄注)。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服期三月。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同爨(cuan),同灶炊食。谓同居;不分家。《礼记·檀弓上》:“或曰:‘同爨缌。’” 孔颖达疏:“既同爨而食,合有缌麻之亲。”《南史·孝义传上·王续祖郝道福》:“又 蜀郡 王续祖 , 华阳 郝道福 并累世同爨,建武三年,明帝诏表门,蠲调役。” 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乡贤一》:“二翁笑曰:‘有此贤妇,吾无忧矣。’乃同爨终身。”

 

  

 

 

  百身莫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语出唐代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医学家崔群写的祭文。源于《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百身莫赎,亦作“百身何赎”。谓一身虽百死亦不能补偿。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六)曰:“又,故太傅陈蕃,勤身王室,而见陷群邪,一旦诛灭,其为酷滥,骇动天下;而门生故吏,并离徙锢。蕃身已往,人百何赎”。

 

  颜真卿《悼侄文稿》有“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http://pic.baike.soso.com/p/20110228/20110228141152-1275522825.jpg 百身莫赎" TITLE="【成语典故】与崔氏有关的成语故事:缌麻同爨  百身莫赎" />


   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注: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俾尔:使你。 俾,使;尔,你。遘,遭遇。这篇文稿追叙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